第三十章 公输来秦 (第1/2页)
况且嬴政所学功法‘玄牝不贰’,其中武学之理,乃是道家为主,儒家为辅,立意高远,极为博大精深,这也需要道家指导。
人力有时尽,天地却无穷,以人身合天道,方为天地堂皇正道。
这些都是道家天宗的拿手好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练武修身,还是要走正道,大道。
上辈子死太早了,血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辈子要保重身体,勤加习练。
赤松子坐定后,率先开口:“公子,臣擅长的乃是天道之论以及剑术,不知公子想要了解哪方面?”
嬴政笑道:“赤松子先生,政修行功法乃是道家之学,修行浅薄,正有一些问题想要请先生指教。”
两人就武学探讨许久,赤松子果然名不虚传,是有真本事的,嬴政受益许多。
赤松子更是极为惊异,备受打击,自己已经是常人口中的天才,可想不到世间竟还有嬴政这种天才中的天才,一学就会一点就通,还能举一反三。
武学之理算不上是赤松子在教导,而是两人互相探讨,纵是赤松子,亦有所得。
学天道,知天理,赤松子更是深知人生有不同,天赋不同,然而纵是知晓道理,又岂是那么容易坦然接受。
一时间赤松子心境都被扰动,下午便告退而别。
嬴政何等敏锐之人,岂能感受不到,心中感慨:‘心境不行啊,天才的路总是太顺了,怪不得以后连败逍遥子就接受不了现实了。’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迎难而上,不屈不挠方为真丈夫。’
嬴政这许多年来,动心忍性,坚韧自励的生活,是痛苦的经历,却也是宝贵的财富。
只是可惜了,道家正统练的是正经的内丹大道,没有捷径,想要嗑药,还是要看另辟蹊径的阴阳家了。
这内丹之道,和嬴政相比,就是北冥子现在也要去小孩那桌,嬴政天赋太强了,而且修行极早。
天生精神强悍,又有先天真炁,早就是演化阴阳,归元合一,龙虎相会。
也曾问了赤松子有没有什么可常葆青春的功法,很遗憾,有是有,但是太难,并非是专门为保护容颜创造的,又是辛苦活,常葆青春在道家只是附带的功效,实际上只要是正道功法,哪怕是奇门异术,只要不是过于邪门的,随着功力越发深厚,自然衰老的极为缓慢。
衰老本身就是自身气血衰败的外在表征,就像道家高人,都是鹤发童颜,就是因为虽然年老,但是气血依旧强盛,自然不显衰老。
功力深厚之人,尤其是天人合一,天人化生之境的高人,到死也不会肉体衰老,皮肤纵是与幼儿相比,也不遑多让。
纵然未达天人之境,也比常人好上太多,气血衰败毕竟缓慢。
说起来,同样年龄的武林高手,男性总是看起来比女性更为年长。
男性多不太在乎外在,以增强自身为主,女性毕竟爱美,到了一定年龄会把一部分功力和修行转移到维持容颜上面,这也导致,看起来同时期的人,男性比女性会更强,固然有生理差异,但是容貌原因也要考虑在内。
嬴政也找赤松子要了一些这方面的精要和功法,看来还是要自己创一门了,暂且不急,韩国那个女侯爵不知道还活着没有,不过不重要,白亦非还活着,也可以借鉴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嬴政自己倒是无所谓,主要是为了赵姬,这个爱美的母亲,现在还好,以后一定是接受不了自己衰老的。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每天坚持跟随几位老师认真学习,还有监督教导成蟜学习。
原本人满一旬方适合炼体,练习外功,打熬气力,只是嬴政成长发育的极为健康强健,几位老师也认可已经可以开始习练外功,每日学习多加一个时辰练习外功。
内外双修才是正途,气血是根本。
嬴政先天精神强大,内功更是早已深厚无比,再加上身份高贵,不缺任何炼体所需各类珍宝、肉食药材,可谓事半功倍,初一开始便是进步神速,令人乍舌。
不得不说,有着儒墨道法四家高人共同教习,这個师资条件莫说有人与之比拟,压根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
就这样又过去了两个月。
常路庆勤两人在各国奔波,开设店铺,也已经有些成果。
墨家也在努力总结造纸得失,改进工艺,其中相里胜数次与嬴政沟通,前几日当第一批,第一张纸造出来的时候,整个墨家激动地难以言表。
虽然第一批纸造价昂贵,技艺生疏,并且纸张外观和质量都不甚令人满意,但是已经彻底证实了真实性。
相里胜正在加班加点按照嬴政的要求,封锁消息,改进技艺,抓紧时间要生产出合格的廉价纸,整个墨家都已经迫不及待。
此物可以让整个墨家的声望在天下再达到一个新的巅峰!这是可比拟祖师爷墨子的功业,自从第一张纸造出来,相里胜做梦都笑醒好几次。
名留青史啊,名留青史!
相里胜已经被彻底折服,整个墨家参与造纸,知晓此事之人,皆是拜服。
子楚和吕不韦也见到了第一张纸,两人见到实物的第一时间,就以敏锐的政治嗅觉发现了这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东西。
原本已经抱有极高的期待,可是结果实物还是大大的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子楚将造纸一事的优先级和重要性提升到了最高。
并且心中彻底确定了嬴政的地位,日后,秦王之位,非嬴政莫属。
并给予嬴政在造纸一事上极大地权力,一应事务任他施为。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延瑾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公输家主公输仇,秘密来到秦国了。
嬴政抚掌大喜,东风已至!
好生夸赞了延瑾一番,令延瑾带二十金赏赐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