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采铜使 (第2/2页)
至于钟粟,就那点五品官的俸禄,他还没放在眼里,但当了采铜使,就意味着方便做很多事情。
虽然还没有到惠州,钟粟已经感觉到,掌握核心技术,果然还是好处多多,就算是在以农业为主的大宋,就算是九五之尊的帝王之身,该怎样还得怎样。
不管什么时候,不管是个人还是一个国家,利益往往左右着方向,也决定着前途和命运。
如果连利益都懒得去追逐,那可真就到了万劫不复的地步了。
张潜和钟粟被封为所谓采铜使的这一刻起,个人和大宋的历史虽然没有被改写,但显然已经有了少许的微调。
钟粟所能做到的,也只是这些了。
大宋的官场也有一个独特之处,官永远占据着绝对的上风,先不说别的,许多重大战役的指挥,往往是官在运筹帷幄。
但官一向不好玩转,他们更擅长各种阴阳之谋,哪怕是九五之尊的帝王,智商情商稍微差一点,也会被玩得团团装。
不过这里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想宋哲宗这样亲政不久的皇帝,大家还没有完全摸清他的套路,所以不会有人随便冒险去探他的底线。
所以在炼铜这件事情上,宋哲宗清晰的态度,让曾布章淳这些人居然不敢反对到底。
如果他们真的已经摸清了君王的底线,这
种利国利民的大事,宁可黄了,也不能轻易让潜在的政敌捏到手中。
不过这件事情的进展稍稍超出了钟粟的预料,本来按照他的计划,必须等到省试结束,再前往惠州的。
但看宋哲宗热情洋溢的样子,恨不得立刻就让他前往惠州,然后把黄灿灿的铜献上来。
“官家,草民还有一事需要说明。”
“钟卿请讲,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宋哲宗各种心理准备都有。
“草民院的学生即将赴京参加省试,能否宽限一段时日,等省试结束后,草民再前往惠州炼铜?”
“什么,院?”
宋哲宗听到这里,一脸问号和感叹号,这一好好炼铜的,怎么又开院了,到底是什么情况?
“官家,是这样的,钟先生一开始在登封开了嵩阳分院,官家还因为此事专门敕令表彰,当时的奏表是伊川先生上的。”
边赟提醒道。
“我倒是想起来了,怎么说钟粟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原来就是之前登封嵩阳分院的山长。”
“是啊,当时官家还说,登封一个中县,居然有了两个院,倒是难能可贵。”
曾布也在一旁提醒道。
“对对对,可钟卿,你这开院又炼胆铜,我总觉得好像,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
宋哲宗的胃口再次被吊了起来,他实在难以想象,一个开院的跟一个炼铜的,两者会有什么样的联系。
甚至在说话的时候,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汇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