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饭,拿着昨日买的一块布料放进篮子,盖上一块花布,周莹带李孝如拜访了周族长家。族长夫人梅氏开的门,“周娘子,来了。快请进!”
侧身到一边,冲屋里喊,“当家的,周娘子带客人来了”
周莹将篮子递给了梅氏,“昨日去镇上,看着块布觉得巧巧穿一定好看。”梅氏笑着收下。
周族长从家里连忙出来,笑着迎二人进去,宾客落座,周莹连忙将周族长介绍给了李少如,又将李孝如简单介绍了一下,并说明来意。
想落户柳溪村,周族长听了笑着说“太好啦,你可是咱们村的第一个秀才公啊,柳溪村欢迎!”连忙和他们一起驾牛车去了镇上的府衙办理手续。
周族长的热情招待让李孝如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周莹的介绍让他更加确信,来到柳溪村是正确的决定。他们一起坐上牛车,沿着乡间小路缓缓向镇上的府衙进发。
在路上,周族长兴致勃勃地和李孝如聊着村里的事情,对李孝如能够在柳溪村定居表示热烈欢迎。他还详细地向李孝如介绍了村里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规划,让李孝如对柳溪村充满了期待。
抵达府衙时,周族长主动担当起了引荐人的角色,详细向衙门官员说明了李孝如的情况。他的诚恳态度和对李孝如的高度评价,让办事的官员也对李孝如充满了好感。
在周族长和周莹的帮助下,李孝如顺利完成了落户手续。他深深地鞠了一躬,感谢周族长和周莹的帮助。他知道,有了这个新的,他和儿子将会在柳溪村开启一段全新的生活。
回程的路上,李孝如心情轻松,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已经开始规划如何在村里开办学堂,传授知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周莹和周族长则相视一笑,知道柳溪村又迎来了一位有用的人才。
李孝如和李安在柳溪村的新生活开始得非常顺利。得益于周族长的帮助和柳溪村人的热情接纳,他们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充满温暖和希望的社区。加入柳溪村不仅给了他们新的家园,也给了李孝如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当衙役第二天抵达柳溪村时,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周族长带着李孝如选定了宅基地和耕地,确保他们有足够的资源开始新生活。他们分到的一亩宅基地和十亩耕地,为他们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此外,李孝如自己又购买了三亩地,选择了一个靠近萧先生家的位置。这个地方相对安静,适合他打算建立的学堂。
李孝如在心中已经有了关于学堂的规划。他希望在这个安静的地方建立一个学习和教育的场所,不仅是为了他自己的儿子李安,也是为了村里其他孩子的未来。他的这个想法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和期待,毕竟柳溪村从未有过自己的学堂,就是周围的七里八村也没有盖的。
周莹和李梅也非常支持李孝如的计划。他们相信,一个学堂不仅能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能带来村里更加光明的未来。学堂的建立,将是柳溪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随着秋日的深入,柳溪村在这个丰收季节里也迎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每个村民都在为自己和家族的未来努力着,而李孝如和李安的到来,为这个小村庄增添了更多的故事和梦想。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周莹成了李孝如忙碌生活的重要协助者。每天,她都会带着李孝如去处理各种事宜,从开荒种地到盖房子,周莹都在积极地帮助和指导。
在开荒种地的事情上,周莹带着李孝如找到了牛大力,详细地向他介绍了李孝如新获得的荒地情况,并询问他是否愿意承接开荒种地的活计
牛大力对此表示非常乐意,并对周莹的提议表示感谢。他同意按照与周莹家类似的条件进行合作:一年的收成中,他将保留七成自用,其余三成归李孝如所有。种子由李孝如提供,牛大力负责耕种和管理。
对于开荒费用另算,也和周莹之前一样,十亩地给十六两。
这样的安排对双方都是一种双赢的局面。李孝如得以利用闲置的土地,而牛大力则可以通过额外的工作增加收入。周莹对双方能够达成这样的协议感到非常满意。她相信,这不仅对李孝如和牛大力各自的家庭有利,也对柳溪村的整体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随着约定的达成,牛大力准备尽快开始荒地的开垦工作,有曲辕犁在,开荒种地也会加快很多,他对土地的熟悉和丰富的农耕经验让周莹和李孝如都很放心。柳溪村因此更加繁荣,村民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协作,展现出了这个小村庄的和谐与团结。
接着周莹与李孝如找到了负责建造她家房子的李师傅及其建筑队,开始详细讨论盖房子和学堂的具体计划。由于李孝如的资金有限,他选择了与村里大多数人相同的泥瓦房结构,但对于即将建造的学堂,他有着自己的特别构想。
李孝如对李师傅详细说明了学堂的设计需求:教室的布局、大小,以及所需的附属设施。他强调教室的采光和通风问题,希望创造一个适宜学习的环境。此外,他还计划在学堂旁建造自己的住宅,要求院子的设计既要便于生活,又要符合教学的需要。
李师傅仔细聆听了李孝如的要求,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和合理的预算。这次他们决定采取包工包料的方式进行建设,这样可以减少后续的管理和协调工作,加快建设进程。
周莹作为牵头人,对于李孝如的计划表示了全力支持。她意识到,学堂的建立不仅能帮助李孝如实现个人梦想,更是对柳溪村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贡献。李师傅和建筑队的专业水准让她感到放心,她相信不久的将来,学堂和李孝如的新家会成为柳溪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这一切忙碌而充实的工作中,李孝如对周莹的帮助和支持感激不尽。他看到了柳溪村和他自己未来的希望,也深深体会到了周莹无私的帮助和柳溪村村民的温暖。周莹的行动不仅帮助了李孝如,也进一步增强了柳溪村的团结和发展潜力。
而李安在周莹家的温馨环境中也逐渐融入,并开始和他的姐姐李梅建立起深厚的亲情联系。在李梅和家人的关爱和鼓励下,他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身体变得更加健壮,小脸蛋上也开始显现出健康的红润和丰盈。
尽管李安早期因为后娘的抚养而显得胆小内向,但在小丽娟和小宝的陪伴下,他渐渐变得开朗活泼起来。这两个孩子的天真烂漫和不断的鼓励,帮助李安克服了初来乍到的不适感,让他在新家庭中感到了归属和安全。
小丽娟和小宝,这对充满活力的孩子,总是能找到各种方式让李安开心。他们一起玩耍,一起探索周围的世界,分享彼此的快乐和小秘密。渐渐地,李安的笑声也开始在家中响起,他的话语也多了起来,与家人的互动也变得更加自然和亲密。
在周莹温暖而包容的家庭氛围中,李安的变化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康复,更是心灵上的治愈。他开始学会信任和依赖他的新家庭,他的笑容和话语,成为了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给周家带来了更多的欢乐和温馨。
随着秋日的深入,柳溪村的清晨被一层淡淡的霜白所覆盖,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寒意。在这样一个宁静的早晨,李孝如的新宅和学堂终于竣工,成为村中的一道新风景。
这座占据了四亩地的建筑群,是普遍采用的泥瓦结构,房屋采以其简洁而坚固的风格,传统风格的完美展现。
两个并排的院落,较小的一个,带有浓浓家的温馨,是李孝如和他的家人的居所。院子里,新种的两棵腊梅随风摇曳,展现出生命的活力和希望。木质的门窗,简单实用的家具,一切简单又温馨。
而较大的院子,则是李孝如心血凝聚的学堂,显得更为宽敞。院子四周种植了几丛竹子,为学堂增添了几分雅致。教室内部宽敞明亮,设有坚固的木质桌椅,墙上挂着几幅励志的字句,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舒适且充满学习氛围的环境。
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承载着他对教育的热爱和期望。院子中央的教室,简单而宽敞,木质的桌椅排列整齐,等待着孩子们的到来。在秋风中,李孝如站在学堂前,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自豪。
周围的环境也随着这座新建筑的完工而焕发了新生。附近的树木上,黄色和红色的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仿佛在庆祝这个新。村民们经过时,都会驻足欣赏,讨论着这个新建的学堂,对李孝如的勇气和努力表示敬佩。
李孝如的学堂不仅是知识的传递点,更是柳溪村化和教育的新象征。在这个凉爽的秋日里,它静静地伫立在村庄中,见证着柳溪村的变迁和成长。
在周莹机智的建议下,两处院落都加装了地暖,这个决定起初让李孝如有些心疼,毕竟这样的改造需要额外的费用和劳力。但他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举措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李孝如想到那些活泼可爱的小学生们,他们在寒冷的冬天里,若能在温暖的教室里专心学习,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他想象着孩子们在温暖的地板上坐着,或是蜷缩着小脚丫,听着他讲解古诗词的情景,这让他觉得每一分投入都是值得的。
于是,在李师傅和当地工匠的协助下,两个院落的地面被挖开,铺设了管道和热源。尽管过程中充满了尘土和噪音,但当一切完成,地板重新铺好,温暖从脚下升起时,李孝如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在冬日的早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教室,孩子们走进温暖如春的教室,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舒适和快乐的笑容。李孝如站在讲台上,看着他们,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希望。他知道,这样的环境会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知识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在新宅和学堂的设计中,可以看出李孝如的用心与期望。他希望自己的家是一个温暖的避风港,而学堂则是传播知识和化的殿堂。
虽然装饰不多,但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李孝如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教育的执着。这个新建的空间不仅为他带来了新生活的开始,也为柳溪村增添了一处新的化地标。
李孝如的学堂在柳溪村开启了崭新的篇章,象征着从逃荒到追求知识的重大转变。柳溪村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香与朝气,村民们在晨曦中忙碌,而孩子们则兴奋地走向学堂,他们的脚步轻快,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
李孝如站在教室的门口,看着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他的心中充满了温暖和自豪。他能感受到,这个曾经因逃荒而略显萧条的村庄,正在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学堂里,孩子们的笑声、朗读声汇成了一首美妙的乐章,为柳溪村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村民们对李孝如的学堂充满了期待和支持。他们相信,通过教育,他们的孩子将拥有更多选择自己未来的机会。
在这个小小的教室里,孩子们不仅学习字,也学会了思考和梦想。每当夕阳西下,孩子们满载着本和新知识,欢声笑语地回家,他们的欢快声在村间回荡,成为了柳溪村最美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