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说,明思宗是个励精图治的好人,只是不幸地遇到了末世。但事实上,他只是有一腔志愿,却连励精图治的门都没摸到。明末的问题很多,明思宗只是想先解决最容易的那个,就已经先压垮了自己,最可悲的是,到最后他自己都没找到症结之所在,就孤苦地自缢煤山。

辽东将门,两百年来军功显赫,无数公侯从苦寒之地走出,他们不愿意就这样结束。关宁铁骑,天下无敌。但也是可怕的友军黑洞,有来无去。袁崇煥,他到底是负屈含冤的精忠良臣,还是北京市民分肉食之的奸贼?他到底是明朝的岳飞还是秦桧?其实根本没那么复杂,他无非是想为辽东儿郎们捞一点“应得”的利益罢了。

明思宗不怕死,但他就想知道一件事:到底谁是忠来谁是奸?可惜这么筒单的问题他到整个大明王朝都死了还是没得到答案。

9.1明思宗先定个小目标

在信息时代之前,政界就流传一个段子:美国总统肯尼迪有一百个保镖,其中一个要暗杀他,但他不知道是谁;法国总统密特朗有一百个情人,其中一个有艾滋病,但他不知道是谁;苏联主席戈尔巴乔夫有一百个经济学家,其中一个是正确的,但他不知道是谁。这个段子深刻形容了信息的重要性。其实还可以加一个人上去:明思宗朱由检有一百个忠臣,其中一个真的是,但他不知道是谁。

毫无疑问,明思宗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慢性病己成绝症晚期。但人都有求生的本能,更何况一个曾经伟大的王朝。十六岁登基的明思宗从小接受皇室教育,认为皇帝的励精图治是王朝兴盛的关键,他立志要用自己的一生操劳,换回太祖太宗留下的大明王朝。

但上没有教他,皇帝的励精图治也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且是在某些限定条件下才有效的因素,他现在己经不符合这些条件了。那现在到底该怎么办?他只能自己慢慢去咂摸。等他咂摸透了,大明己经亡了——其实到最后他也没咂摸透。

明思宗一上台就铲除魏忠贤及其阉党,大快人心,但他自己却有几件事堵在心里很难受。首先就是在铲除阉党时没有抄到他们的家财,历史上查抄贪官,大车小车装不下的盛况不复再现。要说阉党全是海瑞,家无余赀,明思宗是无论如何都不信的——换谁也不能信。那是贪官死前就转移了财产,还是抄家的人吞没了?其实历史上不乏抄家时吞没赃银,事发也获罪的情况,但这事儿得有证据。更让明思宗堵得慌的就是这事儿,他想查一查却没人动,一说要查全都一脸无辜的样子。最让他堵得不可理解的是,他明明找了韩煻、钱龙锡这几个阉党的大仇人来牵头处理阉党案,他们却都推三阻四,一副害怕得罪人的样子。所谓有仇不报非君子,那他们肯定就是小人了。但阉党的对头是小人,那谁是君子?明思宗己经完全混乱了,官员们似乎全都处于既是君子又是小人的量子叠加态,只有某个行状被外界观察到的一瞬间才会坍缩成其中一个确定态。其实以明朝的情况,忠臣和奸臣区别不大,反正体制在,全都是忠臣,体制一倒,全都要叛国,这是明朝体制的内在特征。但清官和贪官、智者和蠢货、老成谋国和牛皮大王还是有区别,作为皇帝还是得把这几类人分清楚了才知道大致怎么用人。但从一杯清水中找到一滴墨水容易,从一杯墨水中找到一滴清水就难了,他现在根本不知道到底谁说的话可信,这样的问题对于明思宗来说己经智商欠费,但就是没有人来给他充值——因为他没钱充啊!

不过明思宗也顾不得为这些小事儿添堵了,他还有更大的问题需要解决,总结起来说有以下几条:

一、党争造成巨大撕裂。这是明中后期始终存在的问题,并且越来越严重,尤其令明思宗揪心的是,即便阉党覆灭,党争的形势似乎并无改变,新上台的人还是很快立起了新的阵营继续斗。新任的两位宰相周廷儒、温体仁在短短十年间又掀起了一波党争的**,虽然他们没有分别取一个党名,但其实斗争之激烈,不亚于阉党和东林党之争。

二、海量白银涌入造成货币体系失控。这是明中后期最宏大的一个社会问题,当时全世界贵金属供应量暴増,其中大部分又都涌入了中国,明政府原有的货币体系己经失控。当然这是一种很客气的说法,不太客气的说法是其实它原来根本没有货币体系。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又堪称是向“银泵”投降,明朝政府彻底失去了对经济社会的掌控源,这回直接点不客气地说:社会己经开始觉得既然没有掌控源,那就不需要这个政府了呗。关于这个问题我还是那句话,什么封建社会、农耕明都不是理由,这个问题放在宋朝是机遇,放在明朝就成了挑战,这是明朝自身公共管理水平拙劣的问题,需要明思宗从根子上解决。

三、严重的小冰河期造成农业减产,农耕和游牧的分界线突然大幅南移。宋朝的北方边界比唐初南移了不少,其实这不是什么强唐、弱宋的问题,原因很客观:地球从唐末宋初

(约公元900?1000年)进入了一个严重的小冰河期,全球气温变冷。气象学家竺可桢认为南宋是这一次小冰河期的末尾,平均气温比北宋低3°C,北宋比唐初的差距则会更大。气温变冷会减少陆地和海洋间的水汽输运,造成气候干旱,北半球而言越往北越严重。这样农耕和游牧的分界线就会南移,所以每逢这样的时期,中原王朝的北方边界就会南移,有时候顶不住游牧民族南移潮,会把分界线冲到更南方的位置。约从明世宗嘉靖年间起(约从公元1522年起),地球又进入了一个严重的小冰河期。竺可桢认为前几次小冰河期都导致中国人口减少80%左右,明朝这一次只减少了50%。竺可桢当然不会认为这是因为明思宗厉害,

他认为只是因为碰巧当时从美洲输入了土豆、甘薯和玉米等抗旱高产作物而己。农耕区己经南移,但由于强大的长城防御体系,明朝顽强地挺住了北方边界,然而这也形成了军事防线和社会经济分界线的错位。明初修建长城实质上是按当时的200等降雨量线来规划的,到明末这里的实际降雨量己经降到10以下,长城附近己经不产粮食了,农户纷纷南迁,这道最重要的国防工程其实己经失去了当地的经济支持,是一道远远悬在农耕区之外的孤墙。理论上讲拆了长城,恢复北宋的镇、定、高阳三关防御体系(约在北京以南220公里)倒是个办法,但你也知道明朝不可能这样做,明太宗“天子守国门”的祖训己经把京师牢牢地钉在了北京,朝廷每年都只能投巨资通过运河勉强向北京运输资源,并且投更巨的资维持长城防御体系的基本运行。而这样的巨资有多少进入了贪腐的盘子,这就是天数字了。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人类指望明思宗能解决,但至少可以指望他挺过去,挺到玉皇大帝来解决,大明就能迎来中兴。

四、后金(满洲、清)的崛起。其实在当时看来,这未必能单独列出来作为一个问题,因为当时的后金(建州女真卫)只是东北诸多小部落中的一个,算不上很强大,比传统的瓦剌、鞑靼、甚至朵颜三卫都小多了。不过当时后金发展很快,再加上有宋朝“靖康之祸”的深刻教训,这个问题也不容小觑。

那么,要解决这么多问题,以明思宗的能量不可能一蹴而就,他要先定一个小目标,尽快解决了再集中资源依次解决另外几个。他会先选哪一个呢?看来看去还是第四个可能解决得快点。

9.2辽东将门养育大清崛起

毋庸讳言,明末最大的战略局势剧变正是后金的崛起。后来后金发展成为清朝,入主中原取代了明朝。

所谓后金,其实最初是东北的一个小部落。东北是古代鲜卑、契丹、女真等强大民族的发祥地,后被蒙古征服。蒙古帝国崩溃后,东北裂解成无数零散的小部落,这些部落到底是蒙古、契丹、女真还是朝鲜或者渤海的分支己无从考证,明朝将他们泛称为女真。后金(清)最早可考的祖先叫猛哥帖木儿,蒙古封其为斡朵里万户,所以后来很多人认为他们是蒙古的一个分支。明太宗永乐三年(105年),猛哥帖木儿入贡,授建州(今辽宁朝阳)左卫指挥使。明朝把很多部落建成卫所,但实际上不在正规明军体系之内。这些部落领主继续领有原部落,部落民仍是他的私有财产而非国家公民。朝廷发给这些领主一些俸禄,需要用兵时他们也有义务率私兵参战,立功了更有奖赏。当然,他们需要用钱、用奴隶的时候也会入关来抢。所以这是一种且战且和的羁縻关系。

整个明朝的主要陆上防御对象是蒙古草原上遗留的无数蒙古部落,大蒙古帝国崩溃后,草原上不说一千,至少也有八百个部落。这些部落一旦被某个强人统一还是相当强大,明朝依托长城工事,设立了九个重要边镇: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太原(也称山西或三关镇)、延绥(也称榆林镇)、宁夏、固原(也称陕西镇)、甘肃,实际上后来増加了昌平、真保、山海、临洮四镇,但习惯上仍称“九边”或“九镇”。早期九边的重心在中、西方向,陆军名将杨洪、石亨、王越、仇鸾、曾铣、马林、杜松都是镇守中西部的几个镇成名,因为主要的蒙古部落都集中在这几镇对面。至于东北早己不复辽、金的强大,零散的女真部落构不成太大威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事情正在起变化。中西部的蒙古部落其实也都是逞蒙古帝国之余威,两百多年下来,分裂、内斗越来越严重,整体实力也越来越衰落。相反,东北的女真部落一直惨淡经营,随着大明和蒙古的各自衰落,他们反而蒸蒸日上。更重要的是,他们一旦统一起来,恢复辽、金的态势,其强大不言自喻。

明穆宗隆庆四年(150年),俺答汗入贡标志着东北亚局势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长城东段的战乱渐少,大明、蒙古、女真都迎来了一个经济大发展的阶段。明神宗“万历三大征”更是女真崛起的黄金机会,就在这时,李成梁来到了辽东战场。

李成梁,生于明世宗嘉靖五年,卒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526?1615年),辽东铁岭(今辽宁省铁岭市)人。李成梁本有世袭铁岭卫指挥佥事军职,但怀揣着进士梦奋战科场多年,可惜直到四十岁都没上演范进中举,只好放弃理想,参军报国。从李成梁身上也可以看出明朝的卫所制度己经崩坏。唐宋兵制是国家出钱招募公民自愿来参军,明朝则出现了很大倒退,设计了一套军户卫所制,即一些国民被划定为军户,世袭军职,每一代固定出一个男丁来承袭这个军职(当然,这个所谓的军职大多是普通士兵)。每百户编为一个百户所,数个百户所编为一个千户所(共1200户),数个千户所编为一个卫所(共5600户),数个卫所编为一个都指挥使司。全军的每个职务,上至指挥使,下至百万士兵,理论上都是世袭的,一个人离职了他儿子接着干,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是和明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严重脱节的制度,由于市场上有找到更好工作的机会,很多人并不承袭祖传的军职,比如像李成梁这种,不但不承袭军职,朝廷还允许他参加科举。要是他考上这一户的兵源就自动消失了,要是他考不上一直考或者出去找工作了你也拿他没辙。明中后期兵源紧张,朝廷只好重启募兵制,但明朝又没那么多钱,所以呈现出一种兵制完全崩溃的惨状。而来当兵的大多是在社会上找不到更好工作的人,来也是来吃军粮混日子的,兵源数量和质量都极低。更可怕的是,这些人既然只是把当兵当做一个养家糊口的工作,那他们的目标取向是保家卫国还是赚钱呢?

这种慵懒腐糜的风气很快会蚀透一支哪怕传承自徐达、常遇春、明太宗、戚继光的铁军。由于兵源枯竭,辽镇不敢随意处罚败兵,甚至容许逃兵“戴罪立功”,后来大家发现临阵脱逃己经相当于无罪,渐渐军纪无存。辽东边军的训练也几近废弛,熊廷弼出任辽东经略,校阅辽东兵,让30名火枪兵在5米射距上每人发射3发,共90发,结果只有一发上靶!这根本不是真正的军人,这就是一帮专门来吃军粮的饭桶!

不过就李成梁个例而言,参军是一个正确的人生选择。李成梁奋战辽东二十二年,累官至辽东总兵官,立功无数,能让皇帝告捷于太庙的大胜就有十次,号称明朝后两百年军功最盛的边帅,封宁远伯,授太子太保、都督同知,世荫锦衣都指挥使。但李成梁也开始变得骄横无度,不但在军中一手遮天,甚至连东北的商业贸易都要统一到他家的盘子里,大有将辽东建成他李家藩镇的势头,于是遭到大量弹劾。朝廷对他的处理应该说很合理——将其召回京师闲住,保留宁远伯虚衔。“万里三大征”开启时,御史梅国祯举荐李成梁统兵,但给事中王德完坚持不可。最终,李成梁之子李如松出战,参加了三大征中的两场,屡立奇功,威震四海,成就不在其父之下。

除李如松外,李成梁的另外几个儿子李如柏、李如桢、李如樟、李如梅以及部将李平胡、李宁、李兴、秦得倚、孙守廉等都在三大征中立功无数,加官进爵。结果三大征下来,辽东军中的李成梁系将领更加强盛。另一方面,李成梁免职十年间,辽东各部叛乱频繁,朝廷八易辽帅均不能镇抚,最终首相沈一贯只好请出了5岁的老李。老李一回辽东,立马讨平几股大的反叛势力,重塑和谐辽东,自己也加官至太傅。

其实这其中奥秘并不复杂——整个军事指挥体系己经成了李成梁体系。明朝号称官掌兵,但军职都是世袭,两百多年过去,很多军官都是十几世的世交,你一个空降官怎么撬得动呢?而且随着整个社会风气的糜烂,尚方宝剑恐怕真不如私人感情好使。明思宗想调韩煻、钱龙锡等阉党仇人来整治阉党,他们尚且不卖力,你区区一个辽东巡抚、经略凭什么让辽东的老军头们卖力?

仕途起落的李成梁肯定也会思考这其中的个人得失,他清楚他在辽东就是威风八面的大帅,在京师就是混吃等死的宁远伯,他的身份始终是一名职业公务员而不是分封建国的领主。尽管不断立功,官爵噌噌噌地涨,但朝廷一纸调令,什么势力、威望全都成浮云。中国的这套公务员体系号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换谁来都差不多,但现在辽东不就离不了我老李吗?但再需要我,也不会让我当这里的国王,我最多过过土皇帝的干瘾,朝廷一纸调令,随时还是可以让我离开。但朝廷不是不能调我,我却可以让朝廷不敢调我!只要辽东需要我一天,我就能在辽东做一天土皇帝。那么,我就要让他一直需要下去。从此,辽东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其实各部落并不是被李成梁镇抚安宁,而是和他暗通款曲。李成梁默许诸部发展,甚至劫掠汉民,诸部则时不时让他打一下立军功。在朝廷看来,李成梁不断地立军功,维持着辽东的和谐,没他真不行。但实际上,这些部族正是在李成梁的抚育下茁壮成长。这就是所谓的养寇自重。

建州左卫指挥使努尔哈赤无疑是李成梁养寇战略最大的受益者。《清史稿》称努尔哈赤也被李成梁抓过,但因为长得英俊,被李夫人偷偷放了,然后就崛起了。但更多研究认为他早己归附李成梁,正是他带着李成梁打残了女真诸部,所以在女真内斗中脱颖而出,一统诸部。经过李成梁数十年“经营”,东北蒙古、女真各部斗争激烈,又逢严重小冰河期,可谓民不聊生,相对强势的努尔哈赤趁机大肆兼并,实力越来越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李成梁卒,这下再也没人管得了努尔哈赤。第二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称“覆育列国英明可汗”,年号天命,由于当时他自称是宋代女真族的后裔,所以国号“金”,史称“后金”。从此,后金取代蒙古成为明朝最大的边患。

辽东战场的形势当然不是明军守着长城,后金天天来打这么简单。朝廷、后金、东蒙古诸部、朝鲜形成了非常复杂的战和博弈关系。对于后金,抵住朝廷的征剿,争取东蒙古诸部,发展壮大自身是基本战略。而对于辽东的将门子弟而言,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可喜的局面,朝廷越重视辽镇,投入的资源越多,他们报账就越愉快。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朝廷因辽事紧急,加派“辽饷”,即每亩田加征银九厘,全国共520万两,全部投入到辽东战场,辽镇将门笑开了花。后来明思宗又以练兵和征剿高迎祥、李自成农民起义为由加征了“练饷”和“剿饷”,合称“三饷加派”,共计一千七百余万两,是正常赋税的五倍!正如前所说,这多出来的五倍都从田税中挤,一分都不是从商税中来的,正在忍受小冰河期连年旱灾的农民阶层即将被压断腰,就差两个人了——哦,不差,高迎祥和李自成刚才己经提过了。

不过这些情况将门子弟不会管,他们只管“三饷加派”这么大的盘子,能切块到自己手里的有多少。当然,对于辽镇具体而言,还有一件烦心事,那就是李成梁毕竟死了。尽管辽镇的利益盘子越滚越大,但也需要操作技巧才能尽可能多地切块到自家腰包。朝廷空降些官来虽然撬不动辽镇的基本盘,但如果他不乖乖做人的话,也很影响我们切块,我们急切呼唤一个能够接替李成梁地位的新辽帅。

而在后金方面,形势也发生了巨变。明熹宗天启六年(清太祖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病死。他的四个儿子代善、阿敏(侄)、莽古尔泰、皇太极继位为四大贝勒,执掌后金八旗联盟,其中正白旗旗主皇太极后来称帝,史称清太宗,当时也是八旗联盟的实际牵头人。皇太极疾速改变了东北的局势,首先是统一后金内部,并改名为满洲帝国(Manj,汉名清。击败了统四十万众蒙古国主巴图鲁成吉思汗林丹?巴图尔,蒙古十六部四十九位领主共尊其为博格达?彻辰汗,相当于又统一了蒙古。皇太极弃用了努尔哈赤四面出击的暴躁战略,大力发展经济,尽管时值严重小冰河期,但东北还是有一个优势——肥沃的黑土地,东北的耕作条件比关内的河北相对要好。皇太极采取优惠政策大肆招徕,不少汉人、朝鲜人跑到东北去种田——内地的田赋实在太重了!皇太极在满洲八旗的基础上,又设立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使得归附的蒙古人和汉人都融入了满洲。

军队建设方面,皇太极也颇有建树。后世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八旗军的优势是骑射,这可能是受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我满洲以骑射为本”一句的误导,他这句其实指的是锻炼身体,不是军事建设。恰恰相反,建州女真早期对阵蒙古部落,优势就在于东北铁矿发达,打造了一支强大的重装步兵。后期清军对明军的优势更在于火药武器,大量的汉人降将带去了火器部队和战术战法,以及火器制造方法,配合东北极高的钢铁产量,打造了一支堪称1世纪初最强大的重装火器部队。皇太极重用汉人炮手,规定来投的一等炮手赏银80两,二等炮手赏银50两,管红衣炮甲喇章京(相当于明军的参将)各赏牛一头、妇女二口。相比之下,明军的先锋营精锐士兵月入才二两银子。当时贵金属通货膨胀很厉害,银价己经严重下跌,但腐朽的明朝仍然不涨工资,导致优质兵源涌向敌方,军事形势就此逆转。法国史学家勒内?格鲁塞名著《草原帝国》(厂将满清列为人类历史上三大“火药帝国”之一,绝非浪得虚名。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军事因素——棉花。宋代从印度、阿拉伯引进了粗绒棉(也叫亚洲棉),但产量低、纤维粗,在中国推广不多。晚明又从美洲引进了长绒棉(海岛棉)、细绒棉(陆地棉),非常适合中国种植,大面积推广,配合江南的机械织造工艺,明末的棉花产量剧増。皇太极深知东北寒冷气候对战局的影响,购买了大量棉花,升级军服。八旗兵的装束包裹全身,尤其是连接头盔的高领,耗费大量棉花,但保温效果确实很好。反观明军,直至明亡都没有普及全身棉衣,甚至有资料称有些部队穿着短袖。试想,在严重小冰河期,一支穿着短袖的部队和一支穿棉衣的部队相遇,哪需要什么火药帝国,我先看着你冻僵了再战。无数军事家都论证过,后勤装备是大规模战役的决定性因素,更是一个超级大国军事战略的重点,明朝比起后金虽是庞然大物,但由于自身的腐败,军事建设尤其是后勤装备方面出现了严重短板,实际上己经远远落后于清军,败亡只是时间问题。什么,您说大明皇帝战至緬甸,不穿棉衣?好吧,这次算您说得通。

不过皇太极还是有一个相当头疼的问题,就是盘踞在朝鲜打游击的毛龙。毛龙于天启元年(1621年)率19人深入敌后开辟根据地。后金万万没想到明军会出现在大后方,被毛龙乘虚攻克了镇江(今辽宁丹东)。紧接着毛龙又收复附近的宽甸等六堡,一时名声大振,辽东汉民纷纷来投,在后金东面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根据地。从此只要后金一进攻蒙古或辽司,毛龙都会围魏救赵,成了后金的跗骨之蛆。皇太极无法在战场上正面击垮毛龙,他也需要一位贴心的辽帅,能够帮他治住毛龙。

9.3关宁铁骑,天下无敌

比完贪官、清官、大太监,我们再比比部队。秦有白起、蒙恬的大秦锐士,汉有卫青、霍去病的虎贲校尉,晋有谢玄的北府兵、陈庆之的白袍军,唐有李世民的玄甲天兵,宋有岳飞的神武后军,金有完颜兀朮的拐子马、铁浮屠,元有成吉思汗的怯薛近卫。那大明武功远迈汉唐,有什么经典的铁军?明太宗的神机营?郑和的无敌舰队?张经的狼兵?曾铣的车营?秦良玉的白杆兵?还是被誉为现代军事学之父的戚继光用现代理念重新训练的新式军队?其实都不是,论名气他们在关宁铁骑面前全都不够看。

既然说到岳飞,那我们也忍不住还要比一比被朝廷冤杀的伟大将领。秦有蒙恬,汉有韩信,唐有高仙芝,宋有岳飞,大明呢?很多人认为与他们比肩的正是——袁崇焕。

袁崇焕,广东东莞人,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初任邵武(今属福建南平)知县,天启二年(1622年),转兵部职方司主事,恰遇王化贞、熊廷弼广宁兵溃。后金既然能袭取固若金汤的广宁,那自然也能袭破居庸关,直取京师了!一时满朝震恐,君臣不知所措,甚至有夸张的史料称明熹宗被吓哭了。这时袁主事却自作主张,做出一个惊人之举——单骑出关,视察关内外情况!安全回来之后还丢了一句豪言:“只要给我兵马钱粮,我一个人都能守住此地。”

英雄啊!

全靠英雄您守住雄关,才避免了京师沦为下一个广宁,您拯救了整个大明,实在是力挽狂澜的超级英雄啊!

注意,北京的君臣们幻想努尔哈赤能杀进居庸关,其实只是他们的幻想。袁崇焕说他能守关,但他并没有守啊,是老努自己没打进来——他也不可能这么做,是这些人自己把自己吓崩了。但无论如何,在满朝君臣的眼里,事情就是这样的:

老努袭取了固若金汤的广宁城——所以他也能轻松袭取京师——那我们就无力抵抗了——袁崇焕说他一个人就能守关——关真的守住了(因为根本没人来打)。

英雄,请接受我们的赞美吧!

于是,袁崇焕走上了辽东一线,被辽东经略王在晋提拔为宁前道兵备佥事,并派出关外作为官监军。袁崇焕在辽东表现不俗,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明军多年的劣势,最著名的一次战绩莫过于天启六年(1626年)的宁远大捷,努尔哈赤起十三万大军围攻宁远,宁前参政袁崇焕坐镇城中,坚守不下,最终老努悻悻而去。此战也算是一场不错的胜绩,不过后来不知怎么就被严重夸大了。不少人说老努挨了袁大人一炮,然后死了,所以袁大人是炮毙敌酋的民族英雄。但正史绝无此说,而且老努在此之后亲率大军西征蒙古,东拒毛龙,精光四射,全然不像挨了炮子的人。八个月后老努身患毒疽,以6岁高龄过世,显然不是中炮牺牲的。袁崇焕在天启年间战绩尚可,但也远没有某些人吹得那么神。

天启七年(162年),明思宗继位,决心集中力量先解决辽东问题。袁崇焕敏锐地察觉到机会,向新皇帝张开了大嘴:“给我足够的钱粮,五年可以平辽!”

五年平辽!英雄啊,请接受我的赞美吧!

明思宗接手的烂摊子太大,辽事这个小目标不但要解决,还要立即解决,满朝武只有袁大人一个人贴了他的心。袁崇焕以兵部尚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还提了很多要求,要户、工、吏、兵四部在各自职能上支持他,明思宗立即依言谕令四部臣全力支持。据研究,袁崇焕在辽东一年要用去全国一半的财政收入,明思宗不遗余力供给。袁崇焕又要求持尚方宝剑,便宜行事。其实明朝督抚普遍持有尚方剑,给一柄也不足为奇,奇就奇在袁崇焕要求朝廷收回王之臣、满桂等另几位辽东督抚的尚方剑,让他一个人大权独揽,明思宗居然同意了!然而唯有太子太保、平辽将军总兵官、挂征虏前将军印、东江总兵官毛龙的尚方剑未被收回,而且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没有把毛龙的东江镇(驻地在今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平壤市椴岛)包括进来,这让袁督师非常不爽。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我用诡异拯救世界

我用诡异拯救世界

夜晚的血
我用诡异拯救世界,我用诡异拯救世界小说阅读,其他类型类型小说,我用诡异拯救世界由作家夜晚的血创作, 本文文案:诡异降临,世界将灭,奇怪又可怕的事情层出不穷。能打败魔法的只有魔法,能击溃诡异的只有诡异。所以……救世系统:这就是你披着诡异的马甲追着野生诡异满大街跑的理由?清桐:难道不是你的卡池太歪的原因吗?救世系统:不,明明是你太黑了。*某一天,清桐得到了救世系统,开始了抽卡扮演角色拯救世界的路。但清
其它 连载 200万字
末日绝途

末日绝途

蜉蝣春秋
关于末日绝途:天空中飘起了蓝色的雨。不知名的怪物突然降临这个世界。人类社会瞬间崩塌。没有外挂,没有主角光环,没有灵气复苏!我们走的每一步都迈向绝望!末日之初就死去的人们,我是羡慕你们的,因为你们没有经历比死亡更绝望的绝望。我叫陈歌,我将见证末日的到来。
其它 连载 215万字
从博德之门开始的无限旅途

从博德之门开始的无限旅途

爱上单机热游
《从博德之门开始的无限旅途》 【你是否愿成为嫉恶如仇、惩奸除恶的武士,发誓守护弱者,不计手段、不惜代价无情斩杀邪魔堕落之人,公正对...
其它 连载 94万字
亮剑:统领炸天帮,横扫战场

亮剑:统领炸天帮,横扫战场

龙门剑歌
【亮剑+系统+李云龙+炸天帮】炸天炸地炸小日子,灭倭灭寇灭小畜生。炸天帮亮剑,小日子只有投胎,没有投降。炸天帮出击,小日子粉身碎体,尸骨不存。方君豪在抗日战场上救下了一些士兵,组成了一支商队秘密抗日,并在苍云岭战场大显神威,与李云龙前后夹击,一举消灭坂田联队。这支商队后来逐渐强大,被方君豪组建成炸天帮,炸天炸天炸小日子。炸天帮凭借着最豪横的人才和精良的武器,制霸战场,横扫小日子,打的小日子闻风丧胆
其它 连载 47万字
玄幻:给我个面子,你们别打了!

玄幻:给我个面子,你们别打了!

爱虹的轩
关于玄幻:给我个面子,你们别打了!:“给我个面子,你俩不要再打了!”叶轩对着两支蚂蚁说道。紧接着一脚一只,将它们踩死。“这样就不会打架了!”“叮,恭喜宿主成功处理了一场事故,面子系统正式激活。”......后期:“给我个面子,时间停止。”刹那间,时间长河好像受到了某种伟力,不敢再动。一时间时间停止,所有生灵无法移动。叶轩把玩着时间长河,说道“我的面子已经这么大了吗?”
其它 连载 117万字
逐尘录

逐尘录

芦水山芋
这纷乱尘世,精彩纷呈,能在此间走上一遭,甚幸甚幸。这江湖便似那珠串,而我,就是那细绳,将这各式珠儿一一串起。于是,有了新的江湖。
其它 连载 68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