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欣不禁咋舌:“那也太辛苦了。”
又叹道:“原来小薇姐是东北人?怪不得你长这么高,我看你都要仰头。”感觉她有一米七二一米七三的样子。
郑忍不住笑了,“小薇姐确实挺高的,不过也有你自己的原因。咱们刚看见你的时候,觉得你才十一二岁呢。”
叶欣想起自己还不到一米六的身高,唉了声:“我也很无奈啊。”
王小薇安慰道:“你年龄还小,还能再长长呢。我看着,你好像比刚来那会长高了点儿?”
叶欣顿时开心地点头:“上次去县城顺便量了,是长高了点!”
之前她觉得这位女知青没什么存在感,现在接触了才发现不愧是早年下乡的大姐姐,成熟稳重,温柔体贴。
当下也很愿意跟她聊天,“小薇姐你家在东北,来到这里这么远,是不是特别辛苦?”
王小薇道:“路上是辛苦,不过这边暖和,我倒是更喜欢。我们那儿十月就开始下雪了,到了这个月份雪都有腰高,太冷。所以到了冬天我们都不出门,窝在家里,叫猫冬。而且外面也光秃秃的,只有雪白雪白的地和黑乎乎的树枝。哪像这里,山还是青的,树还是绿的,简直都像没入冬。”
叶欣附和:“这倒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虽然好看,但是太冷了,也不利于人们活动。”
王小薇点头,“就是啊,所以我更喜欢这里。”
郑却道:“这里也不太好,春天太潮湿,东西容易发霉,人也容易生病;夏天多暴雨,又容易毁了庄稼。”
叶欣问她:“你家在哪儿?”
郑道:“我家就在隔壁省份,气候跟这儿差不多,不过没有那么多山。回家倒是方便多了,隔天就能到。”
说完突然问她:“你们年初来的时候不都介绍过的吗,怎么你都不记得?”
叶欣心中一跳,觉得这个郑确实比较敏锐,她面不改色道:“当时初来乍到,一切都陌生,你们又有八个人,来自天南海北的,我一时哪里记得住?后来不住在一起,更是没印象了。”说着抱歉地笑笑:“你们可别怪我,现在我肯定记得了。”
郑也想到那时候的情形,再仔细地看了看她,道:“你当时和现在,简直判若两人。”
叶欣只能保持微笑。
倒是王小薇温和地安慰她一句:“离开城里下乡插队,落差太大,刚开始是比较难熬的,不适应也正常。现在慢慢的就好了。”
叶欣感受到她的善意,点点头:“嗯。谢谢小薇姐。”
这么一路走一路聊,气氛还算和谐,时间过得也快。
中午太阳正盛,走着晒着,不仅不冷了,反而还出点汗。
叶欣背着背篓,手里拿着树苗,觉得路程虽远,走起来却没想象中的累。她明白这是得益于她日益增强的体质。
倒是让郑和王小薇刮目相看了,本来觉得她人小力弱,可能走不远就要歇,没想到她步履轻快,精力充沛,先要休息的反倒是自己。
在一个上坡处,树下有块光滑的大石头,她们停下来歇了歇。叶欣发现这正是自己第一次和沈卓从镇上回来时歇脚之处。
一路不疾不徐的,约莫一点多的时候,她们才回到凉水塘。
这一路也算熟悉了,分开前郑道:“说起来,我还没去你那看过,能去串门不?”
叶欣笑道:“能啊,怎么不能?欢迎你们来。”
顿了下,她又隐晦道:“不过,你们别太多人来,我怕招待不周。”
两人一听就明白了,郑保证道:“放心吧,最多就我和小薇姐,绝不带那些讨人厌的去烦你。”
王小薇笑道:“到时候参观参观你们家菜地,也学习一下。”
约定了明天下午串门,她们才分开了。
虽然走了一路,但是叶欣没感觉怎么累,就是饿了。她放好东西弄了点饭吃,然后就把桃树苗种了,两棵都先种到屋后菜地的边缘。
接着就是到空间里干活。
稻田已经翻耕过一遍,蓄水育秧,前几天正好种完了,现在是小苗一片,茁壮成长中。
叶欣首先把今天得来的葵花籽拿去催芽,然后去摘玉米,玉米成熟了……忙了几个小时,感觉时间差不多了,才出去做饭。
正忙着,沈卓回来了。到灶房第一句话就是关心她:“今天走累了没有?”
叶欣笑道:“我们走走歇歇,没怎么累。”
沈卓又问:“脚疼不疼?”
叶欣说:“不疼,我又没那么娇气。”
沈卓认真地说:“不是说你娇气。你没走过那么远的路,怕是受不了。要是脚疼你别忍着,我给你拿药油擦擦。”
叶欣无奈道:“真没事,我们又不赶路,一路慢悠悠的,半路还歇了两回,跟散步似的。”
沈卓见她真不像勉强的样子,才放下心来,转头切菜炒菜。
吃饭时,叶欣照例问了问他一天的情况。沈卓也说了,虽然其实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喜欢和她说话。
叶欣也跟他说:“对了,郑和王小薇明天来串门。我觉得她俩还挺不错的。”
沈卓微微皱眉,但是见她高兴,就道:“随便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