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虚耗妖灵 (第2/2页)
转眼之间,顾盼儿已经长到了五岁。她正在跟邻居家比她稍长两岁的玉蓉一起,在村口玩耍。
风云卿临空驾云而立。他看得清楚,那顾盼儿的身上,不仅散发着她本性天生的仁爱纯善正气,其中还混杂着些缕几不可察的阴恶怨戾邪气——正是那虚耗妖灵的藏身所在。
虚耗妖灵寄宿人的肉身,便会同时侵入人的元神,与人天生的魂灵融为一体;若灭妖灵,既灭人魂灵,损人元神,使人丧命,别无他法。
八大宿老的恳切陈词,回响在风云卿耳畔。为了六界更多无辜生灵不受涂炭,为了这宇宙天下免历旷世浩劫,风云卿不得不狠心消殒这个女童的性命。
就在风云卿正欲施法灭寂妖灵之时,却看见玩耍中的顾盼儿,在做善事。
她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兔子。看着它的腿在流血不能用力蹦跳,顾盼儿满心怜惜地将它抱在怀里,她不顾回家之后是否会被父亲责骂,用力撕扯下自己的衣角,给这个受了伤的小兔子包扎伤口……
看着她满心纯善,天真烂漫的样子,风云卿心中的慈悲之念再也无法压制。他的思绪翻江倒海地涌将上来:
上苍有好生之德,这个孩子何其无辜?
他为六界天尊,自当庇护天下众生,难道这个孩子就不是他该庇护的对象吗?
以她如此纯善的天性,或许能镇压住那虚耗妖灵的邪戾魔性,使其无从滋长也未可知。
此时那虚耗妖灵初成,若想壮大成魔,也需吸纳足够多的怨戾邪气;若是将其放在这样一个天性至纯至善的女童体内,再用师祖传下的仙法封印,便如同放在伏魔塔中一样牢靠,又何须连累这无辜的孩子一同丧命?
……
于是,风云卿动了恻隐之心,他收散了已经凝聚在指间的法术。既然正邪之气皆聚于这个孩子一身,他想赌一把,赌这个孩子身上的正善之气可以压制住虚耗妖灵的邪魔之气。
不料,风云卿刚收了指间法术,就见一缕强大的黑风从不远处袭来,必是一团妖邪魔物欲害人性命。风云卿出手拦下了那团黑烟,原来是魔界女王雪姬,无光城城主。
却说顾盼儿降生的那晚,声势震惊六界;雪姬身为魔界之首,怎会不四处探寻缘由?她虽然没有风云卿一般的神通,却对邪魔之力格外敏感;耗用了五日的时间翻遍魔界全,雪姬终于找到了有关于虚耗妖灵的记载。
此番,雪姬正是循着顾盼儿身上的阴魇邪气而来,欲将她掳掠回去,以世间最穷凶极恶的怨念和戾气,在无光城中饲养长大;待到虚耗妖灵成熟之后,再将这女娃儿炼成丹药,食之可增长十倍魔功,而后便可侵袭人间一统六界为所欲为。
风云卿知道,若让雪姬的企图得逞,六界将再无宁日,必定会经历浩劫、生灵涂炭。这才及时出手制止……
(于是便有了楔子开篇的那一幕。)
……
一位天地至尊和一位千面魔王,几番口舌争执未妥之后。女魔王恼羞成怒,却又自知术法不敌,便也省了动手的力气,怨愤之下,纵身飞上墨云,疾掠而去。
风云卿担心,雪姬会折回顾家村对那个孩子不利;他亲自腾云重返顾家村上空,去一探究竟,却正遇见那凡人道士在给两个孩子批命。风云卿看着知悉自己命途多舛的顾盼儿,不但没有惧色,还乖巧地说要努力过活,心中再次肯定了自己此时不杀虚耗妖灵的想法,决心要渡化这个孩子一生向善,然后驾云飘然离去。
风云卿一路踌躇,回到浮云山。
八方殿中。宿老们斗胆追问天尊,是否已经寻到了虚耗妖灵托生人间的寄宿之主?是否已经将其杀殒?
风云卿言明了自己想要渡化那孩子的心意:“如今虚耗妖灵初成,它寄宿的那副凡人身躯还太小,并不会有什么危害;况且那孩子一心为善,我实不忍将其就此殒灭。不若等到她再长大一些,让我去渡化与她,引她向道。”
“若得至纯至善的宿主相盛,让虚耗妖灵不得滋长的机会,再用师祖传下的仙法加以封印,或许可以制住那初生的恶灵,何须连累一个无辜的孩子丧命?”风云卿不愧六界天尊,仁爱悲悯之心,广庇天下苍生。
八大宿老截然反对:“千百万年前,师祖率众仙除剿虚耗恶魔,耗时七七四十九天,只因一时大意,才让其趁机逃逸了一缕心魂;其后纵然穷尽各方仙力,寻遍宇宙,终未能得。如今妖灵初成托生人间,看起来暂时无害,一旦等它长成壮大重塑魔身,必然为祸六界。眼下既已寻得宿主,天尊自应当机杀之。”
“诸位只知那虚耗妖灵的魔力,会随着宿主一同成长;却忽略了它既然寄宿于人体之内,法力亦需受到凡人躯体能力和心志意念的限制,二者实际上乃是相互制衡、彼此互掣之象。如今那宿主尚在孩童时期,孰断善恶?倘若将那孩子从小放在慈悲仁爱的环境之中教养,令良善正气根深蒂固存于其心,或许能连那虚耗妖灵的恶念邪力也一同度厄,岂非正途?”风云卿再次争取。
“可是,那化作妖灵的心魂,曾跟随虚耗恶魔千百万年;自从天地开辟之初,它便一直浸于其邪戾恶念之中,顽孽已深,该如何度化?”
“师祖曾言,世间万物皆可度化,世间万恶皆伏于善;最终能否修得正果,只在于行道之人,德行心性是否真的至仁至善。”
“这……”八大宿老心中仍然反对,却被风云卿驳得再无说辞,只能暂时作罢。
……
人间,顾家村。
呆立在村口的顾盼儿,默默记下了道长爷爷留给她的批命禅诗之后,一个人垂头丧气地往家走去。
顾盼儿载着沉甸甸的心事,好不容易磨蹭到了家门口,就见父亲没好气地吼喝着让她吃饭;父亲平日里对她也并不好,顾盼儿早已习惯,还好母亲对她很是疼爱,为她添置了碗筷。
吃完饭后,顾盼儿想把回家前遇到过道长爷爷的事情告诉妈妈。她想从头至尾原原本本地讲给妈妈听,却忽然发现再难忆起个中细节来,包括她刻意记下的那首禅机诗,竟也如同就饭吃了一样,半句无法吟得。
母亲看着自家孩子似是有话要说,却又吞吞吐吐说不出来的样子,未免觉得好笑。
顾盼儿挠了挠自己的小脑袋瓜儿,又认真回想了一番,却是怎么也想不起来。她兀自惊讶,自己小小年岁平日里记忆力很是清晰,怎么一到关键时刻,竟然糊涂到如此地步?
个中细节竟如过往幻梦一样印象清浅,左右她是想不起来了,当然也无从云起。无奈之下,她只能没头没脑地问出一句:“母亲,如果有道长爷爷给自己批命,他说的话可以当真吗?”
母亲不知顾盼儿在外玩耍时经历了什么,只觉得小孩子家想法天真烂漫,童言稚语不能当真,想都未曾多想便回答:“别听那些瞎话,过好眼下的生活。母亲只希望,小盼儿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才是正经。”
隔壁玉蓉家也用完了晚饭,一家三口围坐桌边,品着大麦香茶其乐融融。
父母上下端详,怎么看玉蓉怎么顺眼,一心就想着要把宝贝女儿好好养大,将来借她之福也过几天好日子。
这夫妻二人决心,从今以后要对玉蓉更加娇宠,家里的吃穿用度,都要先紧着她挑拣。
父亲喝下一口清凉的大麦茶,寻思了片刻,终于还是脱口说出本不该教唆孩子的话。他告诉玉蓉,让女儿今后少跟隔壁那命途坎坷、多灾多难的孩子一起玩耍。
玉蓉闻言点了点头,心中又多了几分得意,对顾盼儿生出更深的成见。本来平日里,她就很是嫌弃比她小两岁的顾盼儿,觉得她笨手笨脚傻里傻气,玩耍之中处处拖自己后腿;此刻父亲这样一说,玉蓉更确定了心底里对顾盼儿的鄙夷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