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太闹过一场后,支撑自己的精气神彻底没了,过去以为的自己的好生活,现在变成了单调无聊。
连每日那自以为香喷喷的小锅饭都不再香了。
俗话说癞蛤蟆没有见过碟大的天,躲在井里呱呱叫,一旦离开过那口井,曾经的一切都变成了错误。
李老太现在就是这样的沮丧心情,原来,大半辈子被自己看不起的二儿媳妇,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吃的穿的用的,无一不是高档货,凭借着丈夫和儿女的能耐,走上了人生巅峰。
怎么看自己都是一个最大的失败者,还以为,整个李家营村的人都不如自己。
要不是去京城走这么一转,固步自封的李老太,一直都是心满意足的。
她回味着酒楼里的煎炒烹炸,回味着京城李光义那小子一个人住着的大宅,里面草木葱茏,菜畦数处,鲜花盛开……
所以,清河县的她坐了半辈子的大宅,其实啥也不是,路过的都是乡下人,见到的都是泥腿子。
才变成县城几年,真的真的啥都不是,这一切都是自己曾经骄傲的本钱,是藐视一切的底气。
但她最不喜欢的老二家,不但在城里有两处宅子,有两座酒楼,城外面还经营着那么多的客栈,有那么多的田地,京城还有两处宅子。
呵呵呵呵哈哈哈哈,她突然在半夜里笑出声来,一辈子古井无波的女人,终于败给了儿媳妇。
她如今更加憎恨老二一家人了。
“吃着我儿子的用着我儿子的,我那个儿子还是我生的,竟然这么对待我,你们真是该下地狱呀。”
老太太因为极度的痛苦愤恨,可能轻度的脑溢血,导致中风了。
这种情况下老大家也不能不管。
“老太太怎么回事?没见起来弄饭吃饭?”
李洪基问媳妇,媳妇冷淡道:“天知道怎么回事,会不会又开闹了?”
李洪基犹豫了一下,转身上楼。
李老太一直住在门楼一侧的西楼上,她就喜欢这个到处都能看到的位置,而不是在正房楼上。
李洪基看到老太太时,差点以为马上要抬棺材了,吓得眼前一黑,自己差点没了。
后来发现老太太手脚都不怎么能动,说话也不清楚,时不时的淌口水,人也半身不遂。
李洪基吓得赶紧通知了老太太的所有儿女和孙辈。
阿宝自然也需出现,京城的两个哥哥也请假回来了。
本来以为是给老太太送行的,回来后见她还能愤怒,还能翻白眼,双目一直流泪,大家又都放了心。
“这就是年纪大了,有点想不开,饮食不恰当,加上天气原因。以后怕是站不起来了,只能这么躺着或者坐着,家人就好好伺候吧。”
大夫看过后如是道。
李光明是最着急害怕的,第一,是害怕老太太从此大小便失禁,拖累了自己父母,另一个,多少还是有点心痛她。
毕竟自己读这事,没有老太太发话他也读不了,读明理,他要是不读这么多年的,也不会万事都能想开。
虽然知道老太太偏心,不是个好人,但一直偏的是他们大房一家,明知道老太太就是希望老来自己老有所养,才会那么偏心,这根本不是一个好老太太的所作所为。
但是乡下人都是这样的,不说乡下了,城里见多识广的老太太,也不见得能把家里的一碗水端平。
李光明作为大房的既得利益者,当然对祖母是有舐犊之情的。
哪怕这个祖母就是个自私自利的家伙,偏心也是为了她自己,对子孙并没有真正的半点情意。
他着急忙慌的和李光正商量:“有没有什么丹药可以救救她,我出钱,让她能更体面点就行。”
李光正看了父母一眼,父亲微微点了下头。
李光正手上有伸筋丸,有疏通筋脉的奇效。
一粒下去,老太太腰也能动了舌头也撸直了,能够说话了。
而且还能站起来走几步,就是离不了拐杖了。
之前拎着一根拐杖是为了装腔作势,现在拎着拐杖已经是必须的了。
曾经挺拔的身姿,彻底的佝偻了下来,再也没了精气神。
她能说话的第一件事,便是想去二儿子家养老。
“我要去老二家,我不住在老宅里。”
这一次没有一个人说话,谁都已经不拿她的话当回事了。
养老这件事本来就是共同负担,自古以来父母都是养在大儿子家才对,李老头去了二儿子家,就已经是违背公序良俗的。
大家说什么也不能答应老太太,都沉默都装作没有听到她的话。
什么孝不如顺,那都是别人家的事,他们家一次次闹过,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而且李老头愤恨道:“如果你也去老二家,我一定毫不客气把你休了,有我没你有你没我,我绝对不跟你住在同一个屋檐下。”
这让想站出来说话的李光辉又坐下了,他媳妇也扯着他的衣袖让他不要多管闲事。
最终的结果,李老太当然还住在老宅,和大儿子家同吃一锅饭,大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