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穴位数量众多,具体的数量尚无定论。常见的说法是人体有 361 各穴位,这些穴位分布在经络上,通过针刺、按摩等方法可以刺激穴位,起到调节身体机能、治疗疾病的作用。
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作用,但总体来说,穴位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调节气血: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节气血的运行,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的营养供应。
2 疏通经络:穴位刺激可以疏通经络,缓解经络阻塞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3 调节脏腑功能:一些穴位与脏腑有特定的联系,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脏腑的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缓解疼痛:针对疼痛部位的穴位进行刺激,如头痛按揉太阳穴,能够缓解疼痛。
5 治疗疾病:穴位治疗常用于中医针灸、推拿等疗法中,对一些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穴位的作用是复杂的,且个体差异较大。如果有具体的健康问题或需要穴位治疗,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或针灸师,以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健康也是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中府穴为手太阴肺经穴位,是肺募穴,为手足太阴之交会穴,位于胸部,具有宣肺理气、和胃利水功效。中,指中焦、中气;府,聚也。意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穴为中气即天地之气所聚会之处,即脏气结聚之所,肺、脾合气于心,故名中府。
在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
中府穴具有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健脾补气的功效。通过针刺操作,主要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肩背痛等。
中府穴常与哪些穴位配伍?
配风门、合谷,治寒热、喉痹。
配肺俞、云门、天府、华盖,治外感咳嗽、哮喘。
配意舍,治胸满。
配复溜,治肺热咳嗽。
云门穴。出自《素问·水热穴论》。属于太阴肺经。位于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有胸大肌,皮下有头静脉通过,深部有胸肩峰动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的分支、臂丛外侧束、锁骨上神经中后支。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
解剖:有胸大肌。皮下有头静脉通过,深部有胸肩峰动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的分支、臂丛外侧束、锁骨上神经中后支。
操作:正坐位,用手叉腰,当锁骨外端下缘出现的三角形凹窝的中点处。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得直刺、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配伍:1、配人迎穴、神藏穴治咳逆、喘不得息。
2、配风门穴、热府穴、肺募穴、巨阙穴、期门穴治短气。
3、配中府穴、隐白穴、期门穴、肺俞穴、魂门穴、大陵穴治胸中痛。
、配髃骨穴、委中穴、髓空穴治四肢热。
5、配中府穴、天池穴、支沟穴、极泉穴治胸肌风湿症。
6、配中府穴、周荣穴、胸乡穴、天溪穴治胸长神经痛。
天府,经穴名。出《灵枢·本》。属于太阴肺经。位于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下3寸处。主要用于胸肺、五官疾患等,如咳嗽,气喘,支气管炎以哮喘、目眩,远视、口鼻出血,多睡、恍惚善忘及瘿气;上臂外侧前廉痛。一般直刺05-1寸,可灸。
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臂筋膜、肱肌。皮肤由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疏松,有头静脉和臂外侧神经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臂深筋膜,在肱二头肌外侧沟内头静脉外后方,深进肱肌。该肌与肱二头肌之间有肌皮神经经过,并发肌支支配该二肌。
主治:(1)鼻衄,咳嗽,气喘。(2)瘿气。(3)臂痛。
主要用于胸肺、五官疾患等,如咳嗽,气喘,支气管炎以哮喘、目眩,远视、口鼻出血,多睡、恍惚善忘及瘿气;上臂外侧前廉痛。
操作:直刺05-1寸[10],局部酸胀,可向臂部或肘部放散;可灸,艾炷灸或温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配伍:配合谷凉血止血治疗口鼻出血,配臑会、气舍消瘿散结治疗瘿气,咽肿;配肩髎、天宗之肩臂痛。
功效:本穴属手太阴肺经,位居上臂内侧,上接云门,故可宣通肺气,主治本经所主病症。因本穴尚具有凉血止血,调气散结之功,故可用治鼻疽、瘿气等疾患。《圣惠方》言治:“头眩口瞑,远视??”。故可用治白瘫风、日眩、远视诸疾,有疏风明目之功。
侠白,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 。属于太阴肺经。位于臂前区,腋前纹头下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处。肱二头肌外侧沟中,有头静脉及肢动、静脉分支,分布有臂外侧皮神经,当肌皮神经经过处。主治咳嗽、气喘、心痛、干呕、上臂痛。直刺05-1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