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期,儒墨学派势衰,道家学派兴起。代表人物,乃是宋国蒙人庄周,称为庄子。
庄子继承老子思想观点,使道家思想真正成为学派,并得流传,自己也成为道家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
庄周终生不仕,穷于治学,依老子之言,着十余万字,名曰《庄子》,多以寓言喻理,辨明老子主张。将“贵生”、“为我”理念引向“达生”、“忘我”,归结为道我合一。
庄子周游列国,以光大道家学派,尝与魏相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临渊观鱼。
庄子赞道: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驳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反驳: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不知鱼之乐是矣。
庄子: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此谓濠梁之辩,乃是中国哲学史上重要命题,不可以诡辩之术视之。
其后不久,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遣使来访,请其出仕做官。
庄子执竿不顾,对来使说道:我闻楚有神龟,死时三千余岁,王裹以锦缎,置于竹匣,藏于宗庙。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楚使答道: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遂道: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楚使方知庄子之意,只得告辞,还报楚王。
庄子犹恐楚王再来啰唣,将欲离家远行,再去看望惠施。
有人闻此,便对惠子道:庄子既辞楚王之聘,前来大梁,是将欲取代明公为相也。
惠施大惧,命人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必要驱逐庄子出境,方才安心。
庄子闻此,遂乔妆躲过搜捕,竟至相府求见。惠施闻说庄子登门,不得不见。
庄子登堂,开门见山道:南方有鸟,名叫鹓鶵,子知之乎?
惠施:未知也。其鸟如何?
庄子: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见鹓鶵过之,便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惠施闻此,面红过耳,急离席谢罪,令人摆酒,为庄子洗尘接风。
庄子与惠施出游,行于山中。只闻林中叮叮作响,入而观之,见是匠人正在伐木。
两人甚有兴味,观之半晌。惠施忽见不远处有棵大树,枝叶盛茂,参天直立,而伐木者视若不见,绕行不取,只伐旁侧之树。
于是上前,问其伐木工人:此木高而且直,何不见伐?
伐木工头也不回,顺口答道:无所可用,故而不伐。
惠施听罢,目瞪口呆。
庄子上前,喟然叹道:此以不材,得终其天年矣。
惠施:先生此言何意?
庄子:正因无用,方是有用。此间道理,兄不知耶?
眼见日色近午,二人携仆出山,至于乡邑,来访故人之家。故人喜而相迎,命家人盛具酒肉,并令竖子为客杀雁飨之。
竖子请问家主:家中共有两雁,其一能鸣,一不能鸣,杀哪一个?
主人笑骂道:这还用问?杀其不能鸣者。
时有庄周弟子在傍,闻此一问一答,忽然若有所悟,便问师父庄子:山中之木,以不成材得终天年;主人之雁,以不善鸣而死,先生将何以处?
庄子笑答:我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
惠施问道:我兄此言何谓?
庄子: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道德则不然:无讶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禾为量,而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此神农、黄帝之所法。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成则毁,大则衰,廉则锉,尊则亏,直则骫,合则离,爱则隳,多智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
当日便以雁肉为馔,佐以家酿美酒,宾主尽欢。
庄子微醉,卧于凉棚之下,酣然入睡。直到日薄西山,这才醒来,睁眼看时,惠施正与主人在院中喝茶,相谈甚欢。
惠施听到动静,见庄子醒来,于是笑问:贤兄一睡半日,有何好梦?
庄子:果然有梦,果然有梦!
惠施:未知梦到何人,何景,何情?
庄子:并未梦到他人,亦无他景,只梦到我庄周本人,化为蝴蝶。
惠施:化为蝴蝶,其情状为何?
庄子: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也。
便在庄周做梦化蝶之时,西北风云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