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投稿
与成绩一样,沈平的小说进度也是按部就班,也已经写了十余万字的内容了,主角陈友在魂穿之后,通过锻炼国术,渐渐地改善了原本下乘的练武资质,成功的打败了几个曾经欺负他的外门弟子,夺取了晋升内门的资格,并且还见到了女主角,真武宗掌门的真传弟子,天之骄女徐玉燕,通过几个现代的小笑话得到了徐玉燕的一些好感,让她对陈友另眼相看。
同时,因此也引来了许多内门弟子的羡慕和嫉妒,其中还有一个有权有势的弟子,乃是真武门传功长老的孙子,暗中谋划想要给陈友一些教训,然后陈友就和对方展开了一系列的斗智斗勇,利用快速增长的实力,多次超乎对手的预料,逢凶化吉,不断地成长,引起来了真武门执法长老的主意,指点传授了他真武门顶尖的功法《大罗天手》。
这个过程之中,陈友与徐玉燕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而接下来陈友则和徐玉燕一起选中,要代表真武宗参加几个顶尖武道圣门联合举办的较武大会。
写到了这里,沈平就知道可以去投稿了,而且这个字数绝对是绰绰有余。想到在重生前,沈平写第一本作品,虽然选择的题材和故事情节都还不错,但自己的笔力完全不够,经常会让情节显得拖沓,什么地方该重点写,什么情节该一笔带过,总把握的不是很好,但这一次的《真武动乾坤》写起来却不同,字简练,情节安排也是恰到好处。
这一天,沈平趁着周末,早上以出去玩的名义离开了家门。因为这一个月沈平表现的一直都不错,模拟考试成绩更是给出来了一个大惊喜,所以即便是在初四冲刺的时候,老妈也同意了他出门,只是交代了他要注意安全。
一大早离开了家门的沈平,实际上是带着自己写出来的稿子,直接坐着小区早上上班的班车到了老妈的单位,因为是周末,所以厂里只有一些值班的人和倒班的职工。
沈平从小被老妈带大,寒暑假的时候,也曾经多次跟着老妈到厂里的办公室,所以厂里老妈的同事大多都认得沈平,便是遇到有人问起来,也只是说老妈将东西忘在办公室了,让他帮忙来拿东西,倒也没有人怀疑。
轻车熟路的到了老妈的办公室,沈平拿出来了早就暗地里配好的钥匙,打开办公室的门,直接将老妈办公室里面的复印机打开,将自己的稿子复印了足足五份,然后才带着所有的稿子,到厂门口坐公交车,直接来到了邮局准备邮寄。
这些稿,如果拿到街边的复印店复印可要花不少钱,沈平现在可没有那么多的余钱,反正现在的国营企业,复印纸一类的办公室耗材,根本就管的不严,甚至许多人都会直接带回家里一些,沈平用过一些也没有什么问题。
如果这是十年后,沈平根本就不用这么麻烦,在电脑上直接码字,然后将电子档在各出版社、报社的电子邮箱内投稿就可以了,可现在这个年头,个人电脑还都是稀罕物,互联网更是不要想,沈平周围找一个拨号上网的地方都还没有,就只得选择用最原始的邮寄的方式。
至于为什么复制五份,则是因为沈平知道,自己又不是美金上的富兰克林,即便是有足够的自信,但好的稿子遇到意外被毙掉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虽然许多的报社出版社都要求作者在投稿的时候只投一家,但除了那种已经签约的,没有一个作者会傻到这么做的。
沈平寄出去的是第一卷一共九万多字,选择投稿的目标都是香港或者台湾的报社,这其中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就是现在的内地出版社对于武侠小说一类的接受程度远远不如香港和台湾。就拿香港来说,其民众都有看报的习惯,小小的一个城市,就养活了数十家报社、出版社,这年头九成的武侠等娱乐为主的小说都是出自香港和台湾,大环境就与现在的内地不同。
第二则是香港台湾现在给的稿费也要远超过内地,因为经济发达还有市场因素,只要稿能够过审连载,长篇的小说作品,即便是新人,也都能够达到千字两百左右的稿酬,而内地的出版社绝对不会给这么高的稿酬。
第三则是盗版了,即便是自己在内地投稿发表,甚至出版发了,估计钱也都被盗版商挣去了,他也分不到什么钱,甚至许多正规厂家本身都是盗版大量生产的厂家。这样的事情,即便是沈平重生之前的时候都不能够避免,反倒是在香港或者台湾出版,能够挣到的钱还会更多一些。
不过同样的,这个年头给香港和台湾的报社寄信,邮费也绝不便宜,沈平将自己好不容易攒起来的零花钱花得差不多了,甚至还从熊世超和几个同学那里借了不少钱,这才将五份复印稿都寄了出去。
寄出稿件的时候,即便是以沈平沉稳的心态,也不由得带着淡淡的期待和激动,毕竟这关系到自己重生之后的第一桶金,甚至这第一桶金的多少,还关系到日后他的事业到底能够做多大。
回到家之后,沈平花费了好一阵的功夫,才渐渐地平稳了心情,转而继续开始写作,能够在家里写作的时间有限,沈平也不能够随意浪费。
因为这个年头漫长的邮寄时间,想要得到结果起码也要等一个多月,接下来沈平只能够按耐住心情等待回信,接下来的日子,沈平继续过着平淡、枯燥却又紧凑的生活,每天写稿子也是丝毫没有耽搁,即便是在许多人看来难得可以放松一下好好休息的周末,沈平也都是在家中写稿子。
这样忍受孤独,寂寞也是一名小说作者必须要有的素质,最后能不能够成功,没有捷径,读者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一切都要依靠足够的实力来说话,这也是沈平在上一世写了多年的小说才渐渐地领悟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