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精灵之森
祝光晞睁开了双眼,有些不太确定地看着周围的景物,她到底是死了还是被救回来了?
她所处的地方很普通,完全没有拼接口的木屋,又或者说是一个大的树洞。有普通的木窗,屋子里还有一些木制的装饰品,看上去就如同原始森林里一个普通的树洞。
就连她睡着的地方也不过是草堆,盖着的也是干草,让她一度怀疑自己就是被这样草率地埋了。
不过也有说不过去的地方,这房间里透着一股低调的奢华,没认真看就是原始树洞,认真看就会发现装饰品都有挂着闪闪发光的东西。她摸摸挂在墙上的装饰树藤,有些叶子确实是树叶标本,另一些明显不是。
那种冰凉的触感,即使不是棱角分明的切割,她还是能看出来这是绿宝石。切割成每片不同的树叶般的形状,不认真看很难发现宝石的存在。对宝石认识不多的祝光晞不太清楚这些宝石与宝石之间的区别,也不知道制作难度到底有多高,只是本能地觉得这样做很奢侈。
再在这里呆着也没什么意义,她已经确认过自己身上看不到伤口,而且身上的衣服已经不是原来的那套了,是她都不知道的风格的衣服。轻飘飘的露肩纯白纱裙,两条长白色纱带连接着后背与中指,与她中指的指环紧紧连接在一起。她脚上也没有穿鞋子,只有金色的脚环。
这样的风格她不太适应,总感觉这该不会是镣铐之类的玩意吧。
叹了一口气她还是推门出去,不管是死是活总得亲眼去看看,她又不是没死过,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换了一个世界。要是活着那好像还挺糟糕的,她把所有宝石都弄丢了,现在这身上什么都没有。
推开门看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二月,他正坐在客厅看。那状态与平常差异实在很大,那双怎么都睁不开的双眼完全睁开,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中的内容。那认真看的模样就是一位学者,对待学术认真考究,有着极高学术修养的学者。
她这是穿越到镜面世界了?所有人的性格都相反的那种镜面世界?
不过这点先不说,为什么客厅这么豪华,她睡的那个房间就这么像杂物房呢?客厅有着整套整套的木家具,还是雕刻细腻,各种花纹都巧夺天工,而且还一如既往地低调奢华,各种宝石与这些家具完美融合。
“不懂的……”二月说话时视线都没有离开他正在看的,语速是一如既往地急死人。他现在这模样配上他的语调,很明显他就是不想说话。“……上有。”
……兄弟,你能不能把主语说清楚!祝光晞不理解他是在说他自己找解释,还是需要她去找解答。之前二月给她的那本就放在旁边的柜子上,恰巧就在她站的地方旁边,她只好疑惑地翻开那本。
还是密密麻麻得让人头皮发麻,就连目录都是如此,那内容到底字有多小,实在让人费眼神。
认真看完目录,祝光晞终于理解了二月是给了她一本百科全,刚刚那句话就是让她自己不懂自己找解释。果真节能,二月就是一个长期开启省电模式的人,而且是不知道何时切换正常模式的那种。
不过吧,她想要的关于昨晚的解释,估计这本不会有。所以到底发生了啥啊,她再度叹了一口气,这一闭眼一睁眼的,剧情进展有够快的。
现在她能从二月口中得到答案吗,这一点她很怀疑。
敲门声把她从这样的疑问中拉回神来,疑惑着打开了门,门外站着的人却让她有些意外。门外的人衣着跟她相差无几,美若天仙的外貌,极具标志性的长耳朵,正常来说这样的物种应该称为精灵。
除了翅膀好像跟妖精没什么区别?就只有那双长耳是招风耳,妖精的不是?在她的概念里妖精跟精灵应该是很为相像的两个物种,她看不出什么区别。
“既然小姐已经醒了,请稍作准备,我们的王要见二位。”她们只是单纯来传话的,对于祝光晞露骨的打量视线装作不知,尽到传话的义务她们就极快地离开了原地。
祝光晞回到房间内翻开那本密密麻麻的百科全,二月对周围发生的事仿若未觉,她完全不指望二月能够给出什么反应了。二月看极其专注,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周围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照着目录仔细地看着每一个词条,寻找她认为可能的词。没想到精灵跟妖精两个词会相距得如此接近,像是查字典一般,她按照目录指示的页数翻去。
精灵的描述果然与她所见到的那两个传话的人很相似,皮肤白净细腻如雪,双眸夺目如光,长耳,耳廓圆滑与妖精的尖耳有明显的区别,耳朵朝向挡风,不利于快速移动。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精灵的瞬间移动魔法很强大。
“原来这里是迷梦森林。”祝光晞看着看着就忍不住低声呢喃。迷梦之森也被称为精灵之森,是一个谜一样的森林,周围常年弥漫着会让人失去自我的迷雾,形成原因不明,用暴力手段即可突破。
迷梦森林里的环境犹如仙境,是精灵诞生及生存生活的主要地区,里面的各种动物野兽只要脱离迷梦之森就会立即被环境同化,不可能再和谐相处。
精灵极其排斥外人的进入,踏入即死。精灵同样极少离开迷梦之森,原因不明。
这个巨大的迷梦之森形成了一个精灵的国度,对外以独立国家艾弗存在,却几乎没有外交也没有对外贸易。
据记载精灵却是善于打造宝石的种族,他们对矿石有特别的天赋,鉴别打造各种的技术在其他种族中都极为突出,他们经手的矿石产品必然是精品。
内容太多,在短时间内没法全部看完,来传话的两个精灵侍女再次敲门来迎接二人去见精灵王。
“西莉亚小姐,约修亚阁下,请二位跟我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