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爱卿可有什么看法?”朱由检淡淡笑着问道。
“微臣以为,陛下所铸造之银币甚好,民间百姓使用银两,多因成色问题,需要换算使用,极其麻烦。若由朝。帝国统一铸造,就能免去这种麻烦,此乃便民之举,臣唯以为可行。”
郭允厚饶了一大通,但就是没说众位大臣所想的火耗问题。看着他们隐隐失望的表情,郭允厚暗自冷笑一声,真当老子傻吗?
“还有哪位爱卿有不同意见吗?”朱由检环视一周问道。
“臣以为郭尚所言甚是,银币乃利民利国之举。”左都御史曹思诚出班道:“只是不知陛下这银币该如何推广,铸币之利是否归入公?”
经过他这么一提醒,众人才恍然醒悟过来,是啊,铸币之利该怎么分配,而且将银币推往全国也是个问题。
这可不是铸造铜钱,造完了直接用就行,早晚会流入货币市场。银币,是要取代银两的,天下何其多百姓,如何让他们将银两换成银币呢。
“朕已经分派内监前往十三省,成立大明皇家银行,由该机构负责银币兑换,各地巡抚从旁辅助,以一年为期,至乾圣
二年禁止银两通行。”
朱由检慢慢道,说完后,他停顿了下,然后深深看了眼群臣:“至于铸币之利……”
“铸币之利,臣以为当归入內帑!”忽然,钱龙锡站了出来,打断了皇帝的话,陛下所言的交易,除了民间商家的支持外,这种朝堂的商量也算。
然而如此行动,顿时引得几个尚侧目,他们满眼惊奇,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官,不将钱从皇帝的口袋中掏出来,反而推进去。
不过,更让他们惊奇的事情发生了,竟然有人附议。
“臣附议。”出班的是郭允厚,他反应非常快,甚至抢在了崔呈秀之前。没办法,郭允厚也是为了博个好印象,上次出来那么大的错,还不挽回点印象分,下一个走人的没准就是自己了。
因为这个原因,郭允厚背叛了自己的立场。
“臣也附议。”崔呈秀说完后嘴角抽了一下,自己只不过是开口慢了点,就被人抢了先。
两个阁老,一个尚都同意了,其他几个尚想了想,也没有反对。名烟人都能看的出来,皇帝此时占据了上风。
两个阁老,一个户部,再加上皇帝亲自提拔的王
在晋,那就是四个,和他们人数相当,但不要忘了,阁老可比尚地位重,这么看来,皇帝就是占据上分。
既然明摆着顶不过,那还顶着干什么,平白坏了自家的印象。
至于督察院的御史,没人会考虑他们的意见。
“既然大家都不反对,即日就下达诏,晓谕天下臣民,以银换币,等额兑换,乾圣二年起,官府禁收银两,乾圣三年起,禁银两流通。”
“同时,各地官府不得再以火耗名义征收税银。”说到这,朱由检看向了曹思诚:“房爱卿,晓谕各地方都察院,一旦发现私自征收火耗的,立刻向巡抚禀报弹劾,将其拿下。”
听到这话,几个尚脸色顿时不太好,盖印因为朱由检给都察院定了个新的规矩,御史想要升迁,必须有实打实的功绩,例如弹劾了某人的过错,查处了舞弊等等,总之,你只要找到了别人的错处,你就能升官,不然就一直在原地待着。
这个规矩,适用于所有御史,包括都察院、六科、地方都察院。
“臣遵旨!”曹思诚喜道。皇帝这是提醒他了,一旦几年都察院干的工作好,揪出的贪官
污吏非常多,绝对少不了他的功绩,到时候自己也可以觊觎下阁老之位了。
就这样,银币制度经过了所有朝臣的同意,推行下去。别看轻松,里面最关键的是钱龙锡在这件事上支持了皇帝,将铸币之利让给了皇帝,而崔呈秀代表的阉党,也不可能会反对,故而轻松通过。
其实,内阁通过了这项决议,朱由检就实行,但目前内阁名义上并不是中枢机关,且人数稀少,不经过一个较大范围的讨论,最后还是推行不下去。
因此才有了这次小朝会。
只是,六部本身没有决策权,如今让各部尚过来参与这样的决策讨论,也不知道合不合适。
“好了,银币说完了,诸卿都来议一议陕西的事。”朱由检点了下头,示意刘若愚将几本记载着陕西情况的奏疏发下去,让几个大臣轮流来看。
这是陕西布政使送过来奏疏的总结,目前陕西还没有派驻巡抚,因此地方最高长官是左布政使。
奏疏发下来,众人一一翻看着,越看,他们的脸色越加震惊,谁都没想到,陕西的情况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流贼肆虐,攻打州府,灾民聚集,
流离失所,整个陕西目前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一旦时间再度推移,定然会有巨变。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朱由检看着朝臣凝重的表情,看来他们已经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
他们知道皇帝问的什么,就是有哪位大臣可以前往陕西安抚解决问题,之前就叫人上过折子,现在不过是最后的商议决策罢了。
“臣等举荐杨鹤巡抚陕西,安抚灾民!”吏部尚周应秋和兵部尚王在晋一同道。
杨鹤是朝臣中举荐最多的人,而且举荐他的多是尚一级的人物,而其他人虽然也多有举荐,但举荐者就没这么有分量。
而且,杨鹤素有清望,人比较正直,不过这人的比较倾向于招抚流民,而不是另一派的追剿。
历史上也是杨鹤负责处理陕西之事,以招抚为主,然而赈济的粮饷杯水车薪,最后也无济于事,招抚的流民降而复叛,致使招抚失败。
“微臣举荐洪承畴,为巡抚,剿灭陕西流贼!”见皇帝犹豫不决,户部尚郭允厚又站了出来,然而他举荐的却是另一人。
“臣附议!”都察院中也站出来一人,乃是都御史房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