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隋唐篇第一集 (第2/4页)
因转战一千余里,前后共经过七百多次战斗,一百多天毫无消息。
杨素驻兵四月不闻其讯,数十批哨探斥候皆都回报绝无影响,不由心焦如焚。
诸将皆谓:此地皆是崇山峻岭,人烟罕至之地,史万岁若非中贼埋伏,便是误入烟瘴并发之所,全军覆没矣。
杨素闻言,愈加焦躁,喝道:如有再言及史将军与其部将不能还归者,杀无赦!
诸将闻言,皆都噤若寒蝉,不敢再说。于是在此一百多日之中,杨素不能久等史万岁归来,遂又率军转向温州,经略东南沿海。
隋军继续南征,先打败叛军首领沈孝彻,随后由陆路挥兵天台山,直指临海县,一路追捕溃逃叛军,前后战斗一百余次。
高智慧因缺水少食,在海岛中不能久居,果又率领部众登岸,退保闽越。
如此征战年余,隋帝不忍杨素长期在外勤苦奔波,风餐露宿,遂遣使传令征召,命其乘坐驿站传车回朝休养。
杨素奉诏大为感激,但至京未久,复又上疏,认为叛军残余尚未肃清,恐留后患,又请出征。帝从之,杨素于是又乘坐传车来到会稽。询问史万岁时,仍然未归。
当时浙江叛军首领,最具实力者乃是王国庆。因闻隋军主帅已被皇帝召回长安,便谓万事大吉;又自以为海路艰难险阻,北方人不习惯驾船航行,于是根本不加防备。
不料杨素率军突然渡海来到,王国庆惊慌失措,弃城而逃。余党四散,大半逃入海岛,另有少半则据守溪洞不出。
杨素分派部将,水陆两路追捕。
如此又过月余,杨素料到王国庆走投无路,处境艰难。遂秘派使节穿林入洞,持亲笔往劝王国庆,劝其只要除掉高智慧,便可赎罪免死。
王国庆闻此大喜,又见是隋军大帅亲口允诺,遂果然设计抓获高智慧,送交隋军大营,杨素在泉州将高智慧斩首,话符前言,便许其余党及王国庆投降。
高智慧既被斩首,王国庆投降,江南大部分地区便被平定。
杨素平定江南,便欲班师还朝,只是始终无有史万岁消息,由此犹豫不决。由是大宴诸将,庆贺平叛得胜,并于席间讨论史万岁之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诸将鉴于前番元帅暴怒,便即不敢接言,只顾埋头大嚼;杨素见此,哭笑不得。
当日席散,诸将皆出,杨素独坐帐中。忽见火头军头风风火火报进,面带喜色,至帅案前施礼未毕,便呈上一物,说道:大帅请看,史万岁将军信至也!
杨素又惊又喜,伸手一把抢过,却见是个竹筒,其封已启,里面露出一卷丝绢。
急忙扯出,展开看时,只见图并茂,起首一行字道:末将已尽剿山匪,今迷路不出。无论何人得此绢,望速报杨大元帅,派兵接应!
下面却是地图,标明自己所在位置。
杨素激动欲狂,便问火头军头:此从何得来?
火头军头:今晨我部下军士前往溪中汲水为炊,在山溪中捞得,上交末将。末将因不知是何物,故而启其蜡封,方知是史将军求救之。未经元帅许可,私启密,请领罪罚。
杨素闻言一怔,复冲那火头军前胸连捶三拳,大笑道:卿有大功,何求罪罚?
然后连唤中军:速派五百将士,缘溪往上游寻找!
话音未落,只听咕咚一声,那火头军长倒地,昏迷不醒。原来杨素本是有名上将,神力惊人,那火头军长身无内功,怎禁得他连续三拳捶击?
杨素见他摔倒昏迷,这才醒悟,急命侍卫扶出,去找医官疗治。
那火头军长直在榻上卧病半年,方能下地行走,并对家人说道:世间之事难料,宁有以老拳奖赏有功之士耶!
杨素闻而绝倒,遂命赏其百金,复连升三级,此乃后话,表过不提。
只说中军率领五百军士,缘溪往上游接应,终在第五日寻到史万岁,接回大营。
众将皆随元帅迎出大营以外,见史万岁及其两千部将俱都枯草缠头,灰土满面,须发皆乍,浑如野人一般,俱都大笑。
杨素由是奏凯班师回朝,并向朝廷奏报史万岁之事。
隋帝连声称奇,除叙赏此番随征诸将之功,另外特地赏赐给史万岁家人十万钱,部下将士各一千钱,以为抚慰。越国公杨素功高盖世,隋帝更是大加慰劳。
由是杨素战无不胜,称为当世名将。又为隋帝贵幸,言无不从。跟从杨素出征将士,虽有微功必录,故虽残忍,士亦愿从。
便在杨素征南之际,岭南来报:番禺夷族王仲宣起兵造反,岭南各族首领起兵响应,包围广州。广州行军总管因中流矢战死,请旨定夺。
隋帝大怒,诏令副总管慕容三藏为检校广州道行军事,又令给事郎裴矩巡抚岭南。
字幕:裴矩,本名裴世矩,字弘大,河东闻喜县人。北魏荆州刺史裴佗之孙,父名裴讷之,曾为北齐太子舍人。
裴矩奉旨南征,进至南康,募军数千,并发岭南。
王仲宣闻说隋师南来,遂遣部下别将周师举,率军围攻东衡州,以牵制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