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西关
早上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屋脚的火炉上,温暖的黄色光柱在早晨青灰色的空气里荡漾,雕花的窗棂中间是几方在明黄色的温暖中游泳的小鸭,空气虽然依然干冷干冷的,但微弱的暗淡的阳光给人心里带来了无穷温暖。
窝在屋子里半个多月的刘景仁早已经憋坏了,他穿好衣服催促着躺在床上的妻子赶快起来,牵上马套上车,在慧娴迷迷瞪瞪中赶着马车走出了冶铁厂的大门,今天是月中的休沐日,也是年前仅剩的两个西关赶会的日子之一,刘景仁无论如何都要出去放松放松。
俗彦云“一九二九冻破石头,三九四九闭门死守”正是冻破石头的数九日,没有风,冷气依然侵人肌骨,路上到处是冰棱和肮脏的积雪,阳光照在冰棱上反射出一层粉红的光,远处的树木,近处的房屋都笼罩着一片粉色的青光,穿着老棉袄的大人小孩就在这青色光芒中蹒跚。
马慧娴坐在马车上,用一个半大棉葇子裹住自己的双腿,又把头上的棉围巾紧了紧,望望路上三三两两的行人和车辆,又朝上面坐了坐。
路上大多数是去怀仁县城置办东西的人,年关近了,总得给大人小孩买些年货,自己也得适当添些衣裳,一年到头,再恓惶也得让老婆孩子高高兴兴过个年。
因为车空着,慧娴又捎上几个背着大包小包做小买卖的老人。车子拥挤起来,也热闹起来,在拉呱着年景崩坏,吃穿艰难的唠叨中,怀仁县城到了。
怀仁县城和北方大多数县城一样,最显着的标志是用大青砖建造的两丈多高的城墙,墙外是一排接一排的棚屋,打尖的、住店的、做买卖的大多聚集在城外,西城墙外的人更多,因为每旬两次的西关会就在这里。
当刘景仁赶到西关的时候,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他帮助着几个老人搬下东西,摆好摊位,和老婆相跟着在饮食区转悠,一个棚子挨着一个棚子,卖莜面的,卖活络的,买醪糟的,买烧饼的,一家挨着一家,肮脏的桌子上早已经坐满了人,天气寒冷,人们都想吃一口热乎的,看着一个一个吃得满头大汗的人,刘景仁馋的不行,他知道老婆喜欢吃饺子,就带着老婆找到了一家卖羊肉饺子的摊位。
羊肉饺子贵,吃的人并不多,刘景仁和老婆坐下来,刚把褡裢放在桌子上,胖胖的老板娘就绕过一张桌子走过来。
她用一个看不出什么颜色的破抹布在刘景仁坐的桌子上一抹,一层温热的水渍过后,腾起一层淡淡的水汽,紧接着给一只婴儿拳头大小的粗瓷茶碗倒上半碗褐红色的茶水然后放在桌子上。
“肉的?素的?”老板娘问道。
“价格多少?”景仁问道。
“羊肉馅儿的一斤0,素的一斤20,有莲菜馅儿、萝卜馅儿、韭菜馅儿,客人要什么馅儿的?”“来两碗羊肉馅儿的。”刘景仁回答道。
“掌柜的,来一斤羊肉馅儿饺子!”老板娘炫耀似的向帘子后面吆喝道,转过身又去招呼其他客人。
刘景仁抿了一口茶水,抬起头看到一个穿着纺绸棉袍,带着酱色寿山帽的老者带着一个身穿粉红掐花棱缎袄、头戴圆顶翘耳狐皮帽、面如凝脂的少女找了一个靠门通风的地方坐下来,向灶房里吆喝道:“来二两羊肉饺子,再切一斤熟羊脸。”
“徐老爷子今儿有空,出来转转?”老板娘殷勤的跑过去,反复把桌子擦了好几回,又手托着湖蓝色方体茶壶给一只圆口细瓷茶杯里倒上了一种浅绿色的茶水放在桌子上。
“今儿天放晴,出来透透气。”老爷子淡淡的说着,回头认真的看着孙女摊开锦帕数着几块点心,挑来挑去,脸上带着一种宠溺的微笑。
饺子端上来了,刘景仁又要了两碗汤,剥开两瓣糖蒜放到老婆面前的碟子里,再给碗里加上辣子和醋,埋下头就和老婆大口大口的吃起来。
“你怎么把枣泥馅儿给扔啦?”那位老爷子问道。
“不好吃。”是那小女孩甜腻的声音。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老头子的话音还没完。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知道啦,又来啦!”小女孩抢白道。
老者叹息一声,加一口刚刚端上桌的羊脸在盐醋水里蘸一下,然后放到嘴里慢慢的嚼。
“把饺子皮吃啦!”过了一会儿大概是终于忍受不了女孩子的浪费,老爷子恼怒的呵斥声传过来。
“不好吃!”紧接着又是小女孩银铃般的声音,然后又是一声长长的无奈的叹息。
“哎,你怎么能抢我的果子,我的饺子皮!”“哪里来的野小子!”一个尖利的女声和一个瘟怒的呵斥同时高起来。
刘景仁抬起头,正看到一个穿着破乱的黑棉袄、头上沾着野草屑、脸上满是黑灰的野小子伸着双手正在快速的抓着桌子上丢弃的饺子皮、枣泥陷儿往嘴里塞。
胖老板娘扭过两张桌子子,张开双手像老鹰一样扑过来,小姑娘嫌弃的用手推了那小男孩一把,小男孩回手一挡,“嘶”,掐花棱缎袄的袖子上撕开了一道口子,一道肮脏的手印从前襟一直划到衣袖上。
“哇”的一声,小姑娘大哭起来。
野小子吃完桌上的饺子皮、枣泥陷儿,看到桌子底下还有几个枣泥陷儿正要弯下腰去拣,老板娘“嗵”的一脚踢来,野小子一下子滚到里面的桌子腿上,额头上一道鲜血流了下来。
“驱奴!野种!到哪里都糟蹋人!”胖老板娘堵着门,一边高声的叫骂着,一边吆喝道“掌柜!去把那帮驱奴叫过来,小野种又来糟蹋人啦。”那个带寿山帽的老者站在那里,指着小姑娘对老板娘嚷道:“你看我家瑞儿的掐花袄·····”
刘景仁把余下的几个饺子吃完,擦擦嘴,又喝了一口茶水。看到妻子目瞪口呆的神情,催促了一声“快吃!”。
不一会儿,一个腰里系着看不出颜色围裙的瘦高男子带着一个满脸愁容、穿着肮脏翻羊皮袍子的蒙古人走了进来。
那蒙古人看了一眼孩子额头的血迹,用一种很别扭的汉话望着那位老者讷讷的说:“小孩子饿的没办法,创祸啦,望老先生高抬贵手。”
那老者看着老板娘说道:“不是我要说法,你看把我家小瑞吓得,还有孩子的掐丝棱缎袄还能穿吗?”
“徐官人,你家大业大,也不在乎这点损失,就饶过他们这些穷驱奴吧。”胖老板娘底声恳求道,接着拉着野小子的手拖过来,“你看看,这孩子额头也都流血啦。”
“你这羊脸做的好,我经常过来吃,照顾你生意。今天这个事不是我难为,你看这小子把我孙女的掐丝袄弄坏啦,这是娃最喜欢的绫子袄,值二两多银子哪,你看这事?”胖老板娘为难的看着那个蒙古人。
那蒙古人在破烂的皮袍里摸索了一阵,拿出一块呈青白颜色,比粗盐巴还要白一点的晶体来,“这是口子碱,或许你能用得上,”说完就递了过去。
“我要你这块碱干啥?家里平时用一点就够了,另外家里买的有。再说你这也值不了几个钱啊。”那老者叫喊道。
那蒙古人伸着手,托着那块碱,“我只有这个东西。”
事情僵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