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木子请慎言 (第1/2页)
南岳出发后,林雀栖改变计划,提前踏上回宜江镇的旅程。太子与三皇子或许将在徐州逗留些时日。而她,将断绝和他们两人碰面的机会。
得益于换上的橡胶轮胎——哪怕是仅由树胶打造的实心质地,她的气色也比去程时明显要好得多。
她们到宜江那天,恰好雨过天晴,光洒下,马车跑在泥泞的大道上,溅起污水。林雀栖目光掠过河旁的建筑群,宛若目睹了记忆中的八零九零年代。
上次离开这里的时候,此地还是茅草覆顶、土墙围绕的贫瘠模样,而如今,一栋栋相似到极点的青砖黑瓦三层高楼已经比比皆是。
“小姐,那就是你说的工匠宿舍吗?”晴雪好奇地问道。
“嗯,车夫,停一下。”林雀栖瞥路旁的赶路李管事,请他上来。
李管事惊喜,瞥见自己鞋履上沾染的泥泞,又瞧见了马车内那些质地上乘的内饰。连忙摆手,“小姐,我与马夫一起就好了,正好把宜江的变化说说。”
他开说,晴雪撩开了帘,林雀栖看见河道边上的码头上,两艘祥云商行的庞大船只静静停泊。
拉船纤夫们大道马阔地坐在于茶棚之中,提着凉茶往肚子里面灌,邻近面铺的店主,一身短打打扮,端着热气腾腾的面食递到这些纤夫手中,纤夫都爽快地给两个铜钱。
而面铺的对面正蹲着个卖鸡蛋的老妇人,就这么一会说话的功夫,鸡蛋卖完,她锤着腰离开。
晴雪望着那位老妇,忽然开口道,“真好,大家似乎都变得有钱了。我娘若过去能挣得钱财,或许就不会发卖我了。”
林雀栖轻抚着晴雪的头,笑她傻。
码头周围,多是附近村民为谋生而搭建的临时摊点,来往都是做苦力的脚夫与商贩。再远些,打着祥云商行标志的客栈和酒楼已经拔地而起,热火朝天,招募了好几个店小二,现正有些在外面招徕客人,吆喝着诱人的菜名呢!
“小姐,这又不是杭州,怎么忽然就来了这么多人?”
“要致富,修路是关键。有了码头,商船才能抵达,南北行商随之而来,有了活水,人就能流转不息。”
“你想下马车逛逛吗?”林雀栖看着晴雪。后者摇头,“我在这看,陪着小姐就好。”
她眼中流露出一丝自豪:“小姐快看,那些当初你画出的东西,现在已经建成还使用着呢!”
她们两人回来的这个时间恰好在正午,招来的工人们换班用餐。只见一座占地两亩的青砖房内,随着鼓点声,工人们陆续走出,来到一排长形建筑前。
几位女工从屋内抬出几个装满饭菜的陶盆,逐一为排队的人们盛上食物。粗粮、青菜,还有机会去另一个大娘处领得一碗肉汤。
在过去,宜江人从未想象过,只是出卖体力劳作,就能吃上东西,以往冬日的时候,为了活下去他们还要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因为没吃的,动多了会饿死。
自林姑娘归来,他们的生活便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个人都找到了工作,每天的报酬丰厚,在这工坊里,甚至偶尔能吃上一口大米饭!
“他们在工坊里适应得如何?”林雀栖向李管事询问。管事在外答道:“最初按照小姐的设计图纸建造时,众人不解为何要建这样只有两个出入口且窗户众多的房屋。但实际工作后,他们发现这样的设计好处良多,空间开阔,可容纳许多物品。光线也好,天昏着能做活,半成品堆满了九个仓。”
“他们能顺利工作就行。”林雀栖满意地点头,吩咐道,“继续加建吧,会有人来租借的。”
“小姐,您瞧那边,沿着小青山的蜿蜒山脊,新挖好的窑槽已经准备就绪,只待烧眼一成,这窑便能用了。到时候,单是一次烧制,便能烧出万数的瓷器!” 李管事难以掩饰兴奋。
他遥遥看着热闹的场景,路人瞧见他,与他打招呼,他比画着,林姑娘回来了!
李管事生于宜江镇,长于宜江镇,从未想象过,这片养育了几代人的土地,竟有翻身得见天日的时刻。
“选址甚佳,依山傍水的窑场布局合理,看着颇为不错。” 林雀栖扫过眼前的景致,笑道,“晴雪,记得这个要点,稍后让祥云商行宣传出去。就说——这是大元王朝规模最大的烧窑工坊,请读人多写几首酸诗。”
晴雪连忙点头记下。却没注意,随着两辆马车缓缓前行,越来越多的镇民停下手中的劳作,目送着马车悠悠向前。
他们的目光望呀望,终于,那面庞清秀的丫鬟挑开了帘,他们瞥见了车厢内坐着的小菩萨,她正含笑说着什么。
然后,似乎感受到了外界的目光,小菩萨转过头来,那车窗随即落下,只有残像留在视网膜上。
他们生怕惊扰了小菩萨,直至马车驶离,才轰然喧闹起来,他们也太好运来,竟然可以看到小菩萨。
在马上上报事务的管事也进入了汇报的尾声:“小姐,宜江镇今日来位贵客,他们希望能请小姐能亲自出手制作紫砂壶。”
“哦?是谁?” 林雀栖诧异,谁能让李管事这么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