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可以付定金但安全如何保证 (第1/3页)
“印度的一个学生?”胡霖听到消息后有些惊讶。
他是驻印度大使馆的参赞,也是这次官方商贸团的负责人。
说是商贸团其实除了他就还有三个人。
没办法,这个年代中国和印度做生意的人真没几个。
“一个学生有什么好见的。”
“还得找孟买政府官员才行,否则这次怕是要两手空空回去了。”
边上在坐的三人是一些做外贸的生意人,都是胡霖从国内带来的,想要和印度在外贸上增进交流合作。
“反正现在也没什么事,见见不打紧。”胡霖笑了笑道,“人家一个高中生来采访,勇气可嘉,说不定登报之后,不失为一桩美谈,或许能够改变现在这个状况,我们没必要拒绝。”
听胡霖这么一说,边上三人点头。
乔戈心情激动走了进来,真的成功了。
不过得到采访的机会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得说服他们和自己做生意才行。
胡霖等人都在打量着乔戈,尤其是胡霖对印度这边并不陌生,看乔戈的校服便知道他是私立学校的学生,这些学生英语都十分流利。
于是他便准备用英语和乔戈交流。
“先生们好(第四声)。”乔戈主动和在场的人打了声招呼,他尽量让自己的中有些跑调,毕竟他现在是外国人身份,要是普通话太正宗难免会有些不妥。
他刚才在门口的时候听到了里面四人的一些话,他们之中好几个人的普通话都不是太标准,带着当地的一些口音。
比如其中一人带着粤语口音,应该是广东人,一人明显是温州人。
这个时候的中国,普通话其实也没那么普及,年纪大一些的基本上不大会讲,就算会讲,也会带着口音。
尤其是南方的些农村学校的老师都是用方言教学的,是非常正常的。
“哈哈,你这句中说得很好。”胡霖哈哈一笑道,他用的是英语。
其他三人也是哈哈一笑,在异国他乡听到中还是很亲切的。
“先生,其实我在学校学过中。”乔戈能讲流利的英语,不过他这次是用磕磕绊绊发音不是太标准的中,这样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
印度的高中除了英语之外还有增设第二外语,像私立学校的要求会更高。
不过中其实不在这些外语之中,只是作为一种选修外语,基本上没人学。
哪怕是私立学校,也没一个懂中的老师,只是有一些中本教材,真要学,只能靠自己了。
可单单看教材,没人指点,怎么可能学会呢?
不过对乔戈来说,这就是对外的一个说辞,天才行不行?
乔戈的话让胡霖愣了一下,来孟买这些天,第一次遇到会中的印度人。
“先生,所以还请允许我这次采访用中,这也是我的一次中学习机会。”乔戈继续说道。
“好啊,这样一来我们也能听懂了,不然你们都说英语,我们三个岂不是坐在这里大眼瞪小眼?”粤语口音的中年人笑道,“这位印度同学,我的话你听得懂吗?”
“老赵,就你一口广东腔,人家听得懂才怪。”边上一人笑道。
“如果几位先生说话慢一点,我相信能全部听懂。”乔戈答道。
胡霖有些意外地看了乔戈一眼道:“这么看来,你的中水平真的很不错,行,那就用中采访。”
虽说乔戈的中说得磕磕绊绊,有些发音明显不准,但连起来的话,再配合上手势比划,基本上还能让人明白他想要表达的意思,这就非常难得了。
乔戈从包里拿出了笔和笔记本,准备做采访记录的样子。
他先做了个自我介绍,当然,胡霖也介绍了自己四人的身份。
另外三人是赵瑞,黄德楼和周福第。
“不知道三位老板这次来印度想要做什么生意?”乔戈已经知道胡霖是外交官员,赵瑞三人才是生意人。
“当然是棉花,棉布等生意了,孟买是你们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品中心。”赵瑞说道。
这话让乔戈双眼一亮,不过对此他其实有所猜到。
正如赵瑞说的,孟买是印度的棉纺织品中心。
眼下国内工厂不断铺开,尤其是一些服饰之类的工厂不断新建,对于原材料的需求还是很大的。
听说印度这边价格便宜便过来看看,可惜这一趟不是很顺利,印度政府这边并没有提供任何帮助的意思,来这里十来天了,什么都没办成。
“那么你们准备购买多少数量呢?”乔戈又问道。
“主要是棉花,我们打算购买一万包。”赵瑞答道。
这些主要是生意方面,胡霖就让赵瑞他们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