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闹腾的李婉容
李婉容顾不得老太君的身份,也顾不得,得罪老太君,会被刁难,破口大骂:“你这老不死的,你是想把我逼疯吗?你没资格把我关在郡王府。”
这不敬的言语,让大厅的人变了脸色,一双双眼睛盯着老太君,怕老太君生气。
老太君毫不在意,此时的李婉容在她的眼里就像是一只被拔了爪子的野兽,不管她怎么挣扎都没有用。
嬷嬷对着门外的下人大喊:“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把李姨娘拖回院子。”
下人走进大厅,拖着李婉容往外走,他们怕李婉容肚子里的孩子出事,看着气势汹汹,下手确很轻。
春夏看着李婉容的狼狈样,不免唏嘘:“李姨娘胆子真大,不但不顾老太君的劝阻,非要留下肚子里的孩子,还敢用言语顶撞老太君,我看她是不想继续待在郡王府了。”
“有郡王撑腰,李姨娘闹腾成什么样,老太君都不会把她赶出府。”,看了半天戏的何兰,悠哉的说道:“还好这些事情有老太君出面,不用我到郡王面前当罪人。”
事情解决了,何兰扶着老太君回了院子。
休息够了的郡王,洗漱完,打算继续去找李婉容,被下人告知,李婉容已经回府,这把他高兴坏了,急匆匆来到李婉容的院子。
李婉容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的郡王:“你不是被土匪抓走了吗?”
“我没被土匪抓走,马车掉下悬崖,加上我又生病了,所以耽搁了一段时间才回到郡王府。”,郡王耐心的解释:“倒是你,为什么要偷跑出去。”
李婉容想了半天不知道该找什么样的借口,听到郡王被土匪抓走,她以为郡王凶多吉少,为了活命才逃出郡王府,没想到郡王能安然无恙的回来,为了能继续留住郡王的心,她只能说谎话:“听到你出事,我担心不已,便偷偷溜出府去找你。”
郡王把李婉容抱在怀里,柔声道:“我没事,孩子没生下来之前,你不要在偷偷跑出府。”
李婉容的脸色变的很难看,推开郡王:“直到现在为止,你依旧不相信,我肚子里的孩子是你的。”
郡王心里是这么想的,但话不敢说出口:“这不重要,你的安全和名声重要。”
“当然重要。”,李婉容可以接受别人异样的眼光,确接受不了郡王异样的眼光,她不想孩子生下来,不受郡王的喜欢。
郡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李婉容刚刚回来,不想跟他争吵:“我们不讨论这个问题,你陪我一起吃晚饭。”
李婉容气都气饱了,哪里还有心思陪郡王吃晚饭,郡王的态度让她有了不安全感:“今天我们必须把这件事情说清楚,我把孩子生下来以后,你打算怎么处理。”
这个问题,郡王早就规划好了,一开始答应李婉容把孩子生下来,是他心太软,经过这段时间,他思前想后,为了不伤老太君的心,等李婉容把孩子生下来,他就把孩子送到乡下的农庄,想到李婉容对孩子的在乎:“这些事情你就不用管了,我会处理好的。”
“不行,我今天必须得知道。”
郡王抿着唇,没有回话。
这冷漠的态度让李婉容明白,郡王虽然同意让她把孩子生下来,但孩子的下场不会太好,气急的她把郡王推了出去,郡王在她耳边的海誓山盟,不过是用来哄骗的她的:“我不想看到你。”
被关在门外的郡王,满脸无奈,见李婉容还在气头上,便离开了院子。
李婉容伤心的直掉眼泪,她不过就是想把孩子生下来,让她在漫长的岁月里,有个血脉相连的亲人,她抓起桌上的茶杯摔在地上
砰砰的声音,让站在门外的喜娘,心惊胆战,自从被分到李姨娘的院子伺候,她每一天都在李婉容的打骂声中度过,原以为李婉容逃离了郡王府,她终于可以摆脱这样的生活,没想到李婉容又回来了。
李婉容把房间里能砸的东西全给砸了,心里的怒火还是没有消散,打开房门,看到站在那,战战兢兢的喜娘,伸手揪住喜娘白皙的手臂:“我看你也是故意存心来气我。”
“奴婢不敢。”,喜娘压抑着哭声,辩解道。
喜娘的辩解起不到任何作用,李婉容下手更狠了,拿起角落里的鸡毛掸子,用力打在喜娘的身上。
躺在地上的喜娘,任由李婉容打骂,不敢哭出声。
李婉容发泄够了,丢掉手里的鸡毛掸子:“杏儿,我饿了,让厨房给我下碗面条。”,说完,关上了房门。
走过来的杏儿,踢了踢躺在地上的喜娘:“还躺在这里干什么,没听到姨娘的吩咐吗?赶紧去厨房。”
喜娘跌跌撞撞从地上爬起来,走到厨房,等厨师把面条下好,端着往李姨娘的院子走,为了不让面条凉掉,她强忍着身上的疼痛,加快脚步,把热腾腾的面送到李婉容面前。
低着头站在一旁,李婉容气消了很多,吃完面条,就让喜娘下去休息。
喜娘回到房间,脱掉身上的外衣,白皙的肌肤上,是青青紫紫的疤痕,新伤旧伤叠加在一起。
“你又被李姨娘打了。”
喜娘转过头,看着走进来的兰草::“没办法,谁让我们是奴才,只能承受,不能反抗。”
兰草拿起桌上的药膏,涂在喜娘的伤口上:“我觉得你可以离开郡王府,没必要待在这里,京城这么多府邸,随便去哪家都可以。”
这话喜娘听过很多次了,她之所以愿意留在郡王府,是因为郡王府给的月银是最多的,家里四岁的儿子,经常生病,需要银子治,她不能离开郡王府:“谢谢你的关心,这些都只是皮外伤,忍忍就过去了。”
“哎,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又没卖身给郡王府,是郡王府花银子请的,经常这么遭受李姨娘的毒打,竟然还能忍的住,要是我早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