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今天来和你说说计数。数,就像天上的星和地上的人一样,无穷无尽。过去计的数太少,就是根据伏羲五行八卦屈指可数,从一到十。实在不够用了就结绳记事,刻木为符。随着人们认识事物能力的提高,这显然是不行的。在此基础上,我归纳总结了大众习惯用语,和约定俗成。根据民间造数,比如神农氏说尝百草,黄帝说邦畿千里,力牧说万众一心等等,对数做了运算和创造。”
隶就从一到十说起,把自己造的数,一级一级规律性增减。累计进位,个十百千万,一一讲解给仓颉听:“那天我跟方相氏说的一百零八,就是这样计数而来。”
仓颉一边记忆,一边感叹:“数,让人辨事物,知阴阳,明是非,晓物理,明心见性,开智慧之门。不知数,人就活在混沌中。我现在就把它们造成字,以便记认。”
他带隶去陶窑,点起火把。一边在陶土上刻划:“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亿相当。”
两个人研讨了一夜,看天亮了,才回去睡觉。
传说中,隶是黄帝的史官,中华数学创始人。关于他,没有多少确凿的史料,都是传说。有一个成语叫“隶之学”,学,指算术和算学。除了算数,他的创造还包括中国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盘。清?俞越《显志堂集》序:“先生治经,通小学,故不为浮词,尤精隶之学。”有学者研究,中国式的“阿拉伯”字母从一到十:〡、〢、〣、x、〥、〦、〧、〨、〩、十。其中的数是隶创造的,字是仓颉创造。可以辨认和统计的陶、甲骨中,数的计算已有十千百万,最大数字到三万,出现四位数。使用十位进制,以及奇数,偶数,倍数的概念。
这天早上仓颉又去找隶,说去了五行宫,他也就去了。见黄帝走出门来望望日,又回去刻了一根竹简摆着,一个竹筒里放了许多这样的竹简。
隶问:“黄帝大人,你这是做什么?”
“根据你造的数,我在计算日辰。天道有规律性,日升于扶桑落于禺谷,朝起暮落循环往复。一个春夏秋冬禾谷一穗熟,我在计算,这一穗时,共计是多少个日辰。”
“你真是一个圣人,走到我前头去了。”
“你也在计日吗?”
“不是计日,是计月。向赤松子学望月,我现了月的规律性,比如它的阴晴圆缺。可就没有想到过,把它设定成一个固定不变的时辰,让人们掌握和计时。你迎日推策给了我启,现在,我的思绪就理清了。”
“你是想以月计辰?”
“是的。月在天上运行是永恒的,有残月,也有满月,有上弦月,也有下弦月。以上诸种月相全部出现一次,都是三十天左右,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折中按三十天整数计,我把它叫做一个月,这就是月辰。一个春夏秋冬十二个这样的月,十二个月一穗熟,叫做一穗,这就是穗辰。”
隶在这里所说的“穗”,本义是禾谷的穗,代表农作物。当时农作物都是春种秋收,一年一穗熟,他在这里借代。“穗”以后被同音字“岁”所代替,一年就叫一岁。《十三经注疏》:“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隶继续说:“除了岁、月、日辰,还有时辰。观天象最佳时机是夜深人静时,第一时辰为夜半,然后是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这就是十二时辰。一岁十二个月辰,一日夜十二个时辰。”
仓颉说:“你以朔望定月,根据月辰推演岁辰、日辰和时辰,是一部完整的历法。一岁十二个月,按照一、二、三、四月移次顺沿,那么,一日夜十二时辰也是这样排序吗?”
“不,仓颉,你还不懂历法的本源。所谓岁辰,月辰,日辰,时辰,那是天象。只是人现,不是人创造。老天造人,四时养生,一岁春夏秋冬四季,春种夏长秋收冬藏,都是天之道。一日夜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都蕴含着物种生存法则,我说来你听。”
仓颉肃然起敬:“哦,你说的十二时辰,不是人的创造,而是天体自然?”
“是的。先是物在土中等待孳生,孳生的最佳时是夜半,因为夜半雨露最盛。这是第一个时辰,“孳”时。籽种在土里孳生,要挣破谷粒的表皮皮层杻缚,才能出芽。这一时态就是“杻”时。萌芽破土,寅移,寅引,万物至此已毕尽而起。是“寅”时。生长茂盛,辰动,成熟而壮,是为“茂”时和“辰“时。物祀天地以雨露阳光,万物“巳”成。过了成熟期为“仵”,这时候食之才有味,百“味”具呈。备籽种引伸、延“伸”新的生命,老“偤”归灭,“戌”土为“核”。人生与天地万物,无不遵循着这一循环往复的生存法则。这,就是我的十二时辰。”
隶在说,仓颉就在记。他一边听着隶的音,和每一个字的意思,一字一字重复着。最后,造出十二个字:“十二时辰的开始时间,巧合了你夜半观天象时。我已经造字记录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黄帝说:“你最后三个时辰比喻得好,谷到了成熟的时候,也就是它老了的时候。老了就要死,和人一样入土为安,所以就‘老偤归灭,戌土为核’,重新回到土里再生。我想,十二个时辰按照子丑寅卯,十二个月也可以这样称呼。”
隶说:“是的,一样的推演程式。第一个月叫子月,因为祭祀月都是冬时,我的历时就把子月放在冬月。这一个月按照十二时序是其中的第十一月,从它开始,十二月是丑月,一月建寅,二月建卯。以此类推,岁也是这样计算,十二岁一个循环。”
以太阳运动规律为依据设置的历法叫“太阳历”,简称“阳历”。月亮为“太阴”,以月亮运动规律为依据设置的历法称为“太阴历”,简称“阴历”。远古的历法几乎都是阴历。阴历是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过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隶创历是阴历定月,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至于闰年的计算,一年有时是十三个月,那是许多年以后的事。
有史料可以查明,从黄帝至清末,中国历法有一百多种,但最先创历就是黄帝时代。十二时辰,是中国古代记时的天干地支中十二地支,与后来创造的十天干,为中国最先使用的记年法。当代易学家邵伟华认为:“从历史的展来看,大概先明十干,后明十二支。”《考古中国》确认,是隶先于颛顼帝明了十二支,到了《颛顼历》明十干,天干组合地支,才有了六十甲子一个循环。隶记年,只是按照十二支一个循环。
隶在这里把十二个月的第一月,按照冬月十一月开始,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在古代,每年以哪一个月份当第一个月,有时是随着朝代的更换而变化的。比如商朝是以今天历法中的十二月,为每年的第一个月。周朝和隶一样,以十一月为每年的第一个月。秦始皇则以每年十月为第一个月,还叫做正月。
三个人忘情地投入到一种创造中。仓颉突然想起:“早饭还没吃呢,饿了。走,去食堂看看,有什么吃的。”
三个人一边起身去食堂,仓颉一边问隶:“按照你的计时,现在应该是什么时辰?”
隶说:“测算一下,此刻应当是辰时已过,到了巳时。”
仓颉说:“岁辰,月辰,日辰好掌握,有些时辰能估计,有一些不好估计。比如辰时一般是日升起时,午时是日在正中,要是有一个计时器就好了。”
“这个难,也不好刻木为符。”
“嘿,我就是这么一说。”
食堂的早饭其他人都吃完了,他们就找剩饭。陶罐里是菜汤,釜里是饭团子,仓颉说者有意,隶也听者有心,他心不在焉拿起一个陶碗,去陶罐里舀了一汤勺菜汤。汤勺,是当时人的吃饭用具,是在木头片一端,刻出一个凹槽。汤勺凹槽太浅,挑一个饭团,饭团几次滚到地上。仓颉说:“这样吃饭太费劲。”去外面折了两根树枝来:“夹着吃,饭团就不会滚了。”
这就是筷子的最早使用。
当时人们吃饭所使用的餐具不是筷子,是木刀或骨刀,因为多以兽类食品为主食,烤的肉或者煮的肉,用刀切割了吃。随着五谷等许多能吃的食物不断增加,如吃稀饭,菜汤等,筷子的使用比刀具方便得多,人们就“折稊为匕”。“稊”是禾草,泛指草木的秸秆。“匕”,开始指的是刀,包括由刀而变化的汤勺。《野客丛》:“食不与著而折稊。”世界上最早现的餐具刀,是在河姆渡遗址,距今年。江淮东部龙庄出土2根骨箸,还有青海出土的骨箸,距今也都年。
谁知道,隶拿的是一个坏碗,碗上有一道缝。吃着吃着,碗里的汤就漏,淋了一手一身。仓颉说:“你想什么哪,怎么拿了一个坏碗?”
他这才现,放下碗,不停地甩着手。仓颉给他换碗,无意间说了一句:“不到一个时辰,一碗汤漏了一半。”
隶突然抓碗:“你刚才说,‘不到一个时辰一碗汤漏了一半’是吧?别动,让我看看。”
他把仓颉手中的坏碗,拿在手中仔细的看,看着碗中的汤一滴一滴地滴在自己的手上。说:“我知道用什么方法计时了。”
说完,饭也不吃,就跑去了陶窑。
几天以后,隶设计了一个陶壶。这种壶,大大的壶口,尖尖的底,不能平放在地面上。尖尖的底部有一个小小的洞,壶的内壁上刻划了一道一道刻度。他在壶里盛了一壶水,把壶悬挂在半空,水一滴一滴漏出壶外,壶里的刻度就标出了时辰。
这就是悬壶滴漏,上古计时之法。《周礼?夏官》:“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中。壶,漏水之器。水入两壶,左为夜漏,右为昼漏。”还认为是:“赤松子创。制陶壶盛水,下有滴漏,中插芦管标志刻度,使一日夜为十二刻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