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老奶奶,我怎么会杀你呢?”
“你们不就是来杀人的嘛!”
“颛顼无德,我们这是代天行道。”
“你还不如杀了我,总比没吃的饿死了强。”
其他人七嘴八舌乱骂:“田里不长五谷,喝西北风,饿死你个代天行道。”
“谁说不是?我们家一大片萝卜,没一棵不被踩烂了。以后再这样没事找事,天打五雷轰。”
“争他妈的什么帝,还不就是糟蹋人!”
后土这才明白颛顼为什么引而不战,战而避之。一肚懊恼回到高阳,看共工踌躇满志,心里很难受:“有你这样打仗的?什么叫穷寇勿追,颛顼是穷寇吗?”
勾正说:“他已经一败涂地了,有这样逃之夭夭的帝?”
“你错了,颛顼不是败,而是一种谋略。”
看几个人不解的神态,就告诉了一路上居民愤怒的骂语:“要就不开战,一旦打起来,成百上千的人纵横在原野上,满地的青苗被践踏,这一季的五谷就不收了。颛顼这是在败坏我们的名声,嫁祸战争责任,收买人心。作为我方来说,既然战端已开,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一战成功。打完以后再收拾人心,不再二次徒增骂名。”
臣胲说:“你说的没错,从高阳丘到长叶林一片谷苗,一战下来都踏得稀烂。”
勾正说:“这个人真毒。”
共工说:“照你这么说,我的想法是错的?”
“错得大法了!我们这些人走出门就会被骂,谁还有心肯跟着你我去打仗。”说了又长叹一声:“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不是颛顼的对手,将来的天下一定是他的。”
听了这话共工不服:“你说,我和颛顼差在哪里?”
“我想起重黎氏说过的一句话,月亮出来的时候,星星就没有了光芒,或者这就是你们两个的差别。”
共工一言不。
这时候,颛顼和他的五官,已经来到了帝丘。
看这里依山傍水,平原广袤,通衢八达。大桡看出来了:“好地方,真是一个好地方。在此方位立城邦,俯瞰四野,威临八方。如果用来战争,进可攻,退可守。”
问颛顼:“你怎么想起到这里立都?”
颛顼还没回答,蓐收对大桡说:“你嘴巴快,被说中了,前面岂不就是在挖战壕?地方是个好地方,但到底是谁家的都城,还尚未可知呢!”
原来,与居住村落相连有一块台地,地势高起面向突出,许多人正在劳作。看不清楚是在搞建设,还是构筑掩体。句芒说:“玄和氏虽然没有打去高阳,会不会在这里守株待兔?怕又是一场战争,打不好,我们连退路都没有了。”
句龙满不在乎:“打就打,一个部落我们还打不下来。”回头吩咐:“大家准备起来,刀出鞘,箭上弦。”
小祝融说:“我向玄和教导过怎么使用火石,他是一个明白人,会分清是非。我去说说,希望他拥护天下共和。”
有人要打,有人要和,大家都看着颛顼。只见颛顼沉着地说了一句:“什么都不需要。”
人问为什么,颛顼说:“玄和氏应该就是共工安排的阻击之师,他不去高阳,说明不想帮助打仗。”说了这话后,又补充了一句:“那些跟随共工打仗的氏族,一样反对战争。我这个帝,如果不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戴,不做也罢。”
“你就是出于这一想法,而直闯帝丘的?”
“也是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句龙被他的精神感染,干脆收起刀枪:“也与玄和氏赌一回,看颛顼帝说的灵不灵。帝丘,我句龙赤手空拳的来了!”
正如颛顼所料,玄和不仅没有要打,还等在这里迎候:“来的一定是颛顼大帝吧?等待好久了,欢迎你来新帝都。”
看玄和的举动,小祝融佩服颛顼:“真有你的,知道人心所向?”他和玄和认识,主动上前打招呼:“喂,玄和氏,你好,打搅你了。不过你刚才说什么‘等待好久’,什么意思。难道之前你就知道,来的是我们?”
玄和得意,调皮地说:“当然。”
小祝融正要问他为什么,听大挠夸赞玄和:“你正在建造什么我不知道,但选择的地理位置实在好,有战略眼光。”
玄和说:“我可没有那么大的能耐,这是隶的堪舆术。”
“你认识隶?”
“不仅认识,我还去涿鹿向他学习过风水。”
“吹牛的吧!还有,你刚才说欢迎我们来帝都,什么意思?”
“说来你们更不信,看到这一片建筑了吗?是为新帝建造的都城,应天顺人,合为颛顼所居。”
几个人都大惊失色:“不相信。”
“告诉你们吧,那是黄帝西行经过这里时,隶教我的。他说,颛顼与共工终有一战,不论谁能成帝,新帝都不是高阳,也不是空桑,而是帝丘。到时候看谁有先见之明,拥有这块风水宝地。”
“照你这么说,是颛顼帝有先见之明了?”
“是的。帝丘者,顾名思义,大帝所居,高屋建瓴,有王者之气。共工之前不能取之为龙腾之地,之后又不能逐颛顼来这里抢占立都,命里没有为帝的份。”
蓐收说:“你说的,又是重黎氏的命相术。”
212年举行的“龙化节高端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濮阳“中华帝都”的命名各抒己见。并就授予濮阳“中华帝都”的称号,达成一致见解。对此,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兼秘长李会福说,濮阳“中华帝都”是长期以来学者共有的观点,也得到了物遗存与考古现的证明。
帝丘的大概位置,专家们考证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北,濮阳县西南,传为颛顼古都。《左传?昭公十七年》梓慎曰:“卫,颛顼之墟也,故为帝丘。”帝丘之称谓,传说为颛顼帝或他之后的帝喾,墓葬于此以坟丘而得名。上古时期,这里是中原形胜之地。
另,前叙述过的“中华第一龙”蚌壳龙,就是在颛顼最早居住地高阳境内,也是在这个时代诞生的。《考古中国》没有它形成的人资料,不敢杜撰。
濮阳还因此被炎黄化研究会命名为“中华龙乡”。
句龙就问玄和:“这一次打高阳,共工有没有叫你参战。是不是准备由你们在半路上阻击,或者两面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