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中华何处是桥山(下、1) (第2/4页)
颛顼还没回答,大桡就说:“三老是不是德高望重,不是说出来的,我们这里靠选举。要和顺,找里正;要学好,问三老。我人不老,但我德高望重。”
随黄帝来的,都是当时天下最优秀的人才,听一个年轻人毫不谦虚的话,有的不屑,有的好奇。问:“你怎么德高望重了?”
颛顼解释:“每一个村里,除了里正,三老也都是选举的一些有德有能的人。因为有些老年人,不能胜任自己的事务,村民就打破界限,选了一些优秀的年轻人。”
黄帝因为有穷事件,要求在实行分配制的氏族设置三老,当时只是因族而异,没有形成制度。且它的职能就是管一管氏族、家族的道德规范。《汉?百官公卿表》说:“三老掌教化”,如此而已。而颛顼在这里把它建立成了一个组织机构,除了管理还有领导职能,后世多模仿。汉代的乡三老、县三老可以向朝廷反映地方官的政绩,有的三老甚至对国家重大政治事件也有所影响。开始的三老是三个人,以后成为官吏就只是一个人。《汉?高帝纪上》:“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
这里,隶嘴里吐着枣核,轻描淡写地问:“那么,这个叫大桡的年轻人,都有些什么优秀呢?”
“他是我们大邑的雨师,比神农氏的赤松子更懂天象。不要说刮风下雨,就是五谷播种收获,都是他掌握时节。”
大桡看出隶傲慢的态度,说话了:“隶老人家,感谢你明历月,让我们知道了岁月日。历月开创了人类记时的一个里程碑,但它还是不够完善。”
隶一直以创历为荣,对于一个年轻人的批评,显然的不服气。手捋着胡须,眼睛望着茶碗里的一个枣:“你能完善它?”
似乎大桡就是那个枣,不值一提。
大桡不管他的态度,依旧站着说话:“我先讲古代的一个传说。说上古时代,东海扶桑国领帝俊的女人羲和,生了十个日,每天放它们到天上去。这十个日出来害民,晒死了人和五谷,被羿射死了九个,只剩下现在这一个。也有传说,这十个日不是每天一起上天,而是一天一个日,大家轮流出来。其实,从古到今,天上从来就没有十个日,只有一个日。人们知道五行八卦,计数单位习惯上屈指可数,以十为一个基数。说天上有十个日,是旱荒时代对日的恐怖,夸大形容数量之多。”
隶不肯听:“你说这个,与我的计历有什么关系?”
“与你的计历无关,但与我的计历有关。”
“你,你也会计历?”
“是的。你记历根据月相,我计历根据日相。月的一个朔望为三十天,一个春夏秋冬十二个月,为一岁。日,是以十天为一旬,上中下三旬三十天为一个月。同样,十二个月为一岁。也学你比拟万物生长,以旬日计。第一日是日升天,如谷物萌芽破土,一种新生的力,似箭刃刺穿铠甲,我把它叫做甲之日。第二日是日的光芒,如谷物生长萌芽轧展延伸,为轧(乙)之日。第三日是日的普照,如谷物出土成形,炳然之势,为炳(丙)之日。由此逐日推演,第四日第五日直至第十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日月经天,阴阳同世。日为阳,是万物的主宰,日历是母历。十二月辰是月历,月为阴,是子历。日辰和月辰组合,六十甲子一个循环。”
大桡创历,也模仿隶十二地支形成之源,以万物滋生,生长,成熟直至再种植过程。后世传承了他们的思想,从字到意义。如甲是象形字,其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源义为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说》:“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六故》:“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乙的甲骨字形,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说》:“草木冤曲而出也。”司马迁在他的《史记?律》里,对天干地支的源义,也分别做了同样解释。如:“甲者,为万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万物生轧轧也。丙者,言阳道著明,故曰丙;丁者,言万物之丁壮也,故曰丁。”“其於十二子,子者,滋也;滋者,言万物滋於下也。???卯之为言茂,言万物茂也。”
大桡说到这里,隶竟然目瞪口呆。手中的茶碗都打翻了,你你你的说不出话来。
仓颉望了他一眼,暗暗笑。插话道:“第九日比拟得好,壬好比女人妊娠,五谷入土孕育,等待再生。第十日叫癸,意思更深奥,揆度万物种植之得失。我曾经给隶创造的月辰造字,再给你们明的日辰造字。”
隶站了起来,肃然起敬道:“好一个大桡,你堪称三老。好,好,我赞成你的母子历之说。把你的母历和我的子历两两配组,甲乙丙丁子丑寅卯,六十甲子一个循环,永无止息天长地久。是不是可以这样计算,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
大挠说:“是的。”
“黄帝大人,这一回出巡不虚此行。这是一部完整的历法,如果你同意,我建议就把它叫做《大桡历》。”
大桡诚实地说:“不,就像高阳氏规划疆域,是完善黄帝大人的邦国体制一样,我的日历仅仅就是完善你的月历。你创历有黄帝参与指导,而我创历是和颛顼共同完成的。如果要命名,也应当叫《颛顼历》,他是我们这一时代的代表人物。”
“好,好,就叫《颛顼历》”
大桡创历,史料有所记载。《吕氏春秋?尊师》:“黄帝师大挠。”高诱注:“大桡作甲子。”《五行大义》甚至说,干支都是大桡创制的:“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清?龚自珍《辨仙行》:“九皇五伯升且沦,大桡以来未浃旬。”
《考古中国》考据,十天干是大桡创制的,十二地支是隶创制的。大桡不是黄帝之师,他们甚至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他是颛顼的雨师。“(颛顼)帝使大桡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纪时。”
《史记》把创历的成就归功于颛顼,说他:“洪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察日辰之会,以治辰星之位。”。指颛顼有谋略,晓事理,善于创造财富,按天象划分年历四季。《颛顼历》,是我国最早具有科学性的古老历法,人们从此进入了治历明时的新阶段。后人把隶创造的叫月历,颛顼的叫日历,月历十二年一循环,日历六十年一循环。
颛顼也被尊为“历法之宗”。
考古界对《颛顼历》的资料有所掘。有学者认为,真正的《颛顼历》实际上就是秦历,也有学者认为,是秦代沿用了颛顼历法。总之,颛顼创历是不争的事实。
《史记》称十天干叫十母,十二地支叫十二子,合称十二母子。多少代以后,黄帝的子孙们有一个氏族叫夏后氏,号华夏族的。不以母子称,而以杆枝称,意思是十天干如树的杆,十二地支就是树的枝。如《运气学说》:“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杆;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简化成“干支”。日为阳,代表天,“干”又叫“天干”。月为阴,代表地,“支”又叫“地支”。
没有字记载新石器时代使用了干支记年,我国有史可载的干支记年始于周共和元年。但在西安半坡遗址掘中,陶器上已经有“中丙,帝乙”字样,可以证明天干地支创造于黄帝时代,他们已经在开始使用了。甲骨中已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天干地支记日,一月至十二月,甚至十三月的历法。
黄帝住了一段时间就要离开,颛顼和五官把他送上马车。他问:“黄帝大人,您还要继续巡视吗,底下要到哪里去?”
黄帝说:“我还想去黄河之南。”
颛顼没有说什么。蓐收说:“黄河之南只要有人的地方,都信奉高阳氏。你所看到的,都会和这里一样繁荣昌盛。”
黄帝正要说话,这时臣胲来了。
句龙说:“这个家伙怎么来了?”
看他见了黄帝就匍匐在地,恭恭敬敬地行大礼:“共工氏恭祝黄帝大人长寿无疆。”
句龙奚落他:“嘿,怎么不说共工是大人了?”
黄帝已经坐上了马车,问道:“你是谁呀?”
臣胲站起身来,回答说:“我叫臣胲,是共工氏的使者。知道黄帝大人来到了若水流域,敬请您去巡视。”
臣胲似乎是有备而来,不等黄帝再问,滔滔不绝介绍起共工。如何展生产开荒垦地,良田改造扒河治水,桥涵路道繁殖人口。等等一系列丰功伟绩:“天下看若水,若水看空桑,空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黄河南北人心所向。颛顼虽然也展了共工氏的创造,但若水流域昌盛的本源来自于空桑,您去看了,就一目了然。”
黄帝认真的听着:“哦,我听风后介绍过,共工会治水改土,河南河北刀耕火种很成功。你们住在哪里呀?”
这话让人听着,是准备着去的意思。空桑在高阳以东,臣胲就来牵黄帝驾车的马,转向朝东的方向:“由此向东几个时辰就到,大路通达。您不是还要去河南吗?那里有一个渡口,我们已经造好了木筏,过河方便。请吧,黄帝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