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的
对王老板这
好在她和徐平礼都是注重细节的人,平时对于养殖场的大小事务和票据都有做详细的记录,唯一让徐平礼有些为难的,就是徐平舱造成的鱼苗损失。
“王老板投资的内容是南珠,这鱼苗是咱们自己出钱投资搞得副业,大概提一提就行了,也不用说得太详细,”徐采妹建议道,“而且,徐平舱投毒的事,既然没有给蚌苗造成损失,就别提了——大小事都详细汇报,只会让人觉得咱们大惊小怪,眼界太窄。”
徐平礼点点头,“你说得对,受教了。”
“这还是王老板教的呢,做大事的人,不要太关注细节,要把眼光放长远。”
或许是因为养殖场
与王老板一同来的,还有姚志华。
一见到徐采妹,王老板便热情地同她打招呼。
“哎呀,采妹,这段时间不见,你气色看起来好很多啊,看来养殖场你们搞得还算得心应手吧?”
“场子现在运行还算不错。说到底,还是多亏了您的投资,养殖场才能顺利开办,我们大家都很感谢您。”
徐平礼适时将纸质资料递到了王老板手上,说,“这是养殖场的详细情况报表,请您过目。”
“你就是采妹的合伙人平礼吧,一看就挺聪明的,采妹你不仅有经商头脑,看人也很有眼光。”
因为提前打过招呼,所以王老板并没有多问徐平才和徐平安的事。
寒暄过后,两人便引着来客直奔养殖场。
“很好,很好,”在养殖场看过一圈,王老板连连点头,“打理的很到位,挺让人放心的,你觉得呢,志华?”
一直在一旁没说话的姚志华这才开了口,“看来您之前的担心是多余的,采妹他们这里,不会遇到我们村那样的事了。”
徐采妹和徐平礼对视了一眼,姚志华看出了他们的疑惑,便开口解释道——
“可能你们也听说过我们村养殖场出过事,但详细情况或许并不清楚。
“当时我们村开办了养殖场,是全村共同投资,但是因为人多,大家对于养殖场的具体经营各执己见,都想坐在办公室里,或者按自己的经验来养殖蚌苗,丝毫不听专家意见。
“结果导致蚌苗死亡率高居不下,甚至有人私自捞了未成熟的蚌苗偷卖,还有人因为养殖场不能快速回本,闹着要撤资,最后是差点崩盘。
好在村长和王老板有点交情,他正好也需要稳定的货源,才出钱收购了那些要撤资村民的股份,帮忙稳住了局面。”
“现在看来啊,你们这好像没有出这种事,池里下一批的蚌苗看过去也都挺健康,这样我和志华也算放心了。”王老板说。
四人回到办公室,徐采妹趁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我在市里商场看到,似乎现在南珠和天然珍珠的界限还没有划得那么明确,不知道王老板您怎么看?”
“这个你放心啦,我好歹也是正经商人,那种坑蒙拐骗的事,干了没好处的,我是不会干这样的事的。”王老板毕竟也是老商人了,一听就明白了徐采妹的疑虑,“不过你说的这种现象呢,也不是没有,我自己作为中间商,能做的也有限,只能说我问心无愧,如果日后出现这样的纠纷呢,我会尽最大力量帮助你们的,毕竟咱们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快到中午饭点,姚志华看了看手腕上的表,对他们说:“王老板难得来,要不然也顺路去我那边坐坐?也快到中午了,知道您要来,我在市里订了座,大家一起去吃一顿吧?”
“好啊,也的确有段时间没去你们村看看情况了,要不咱们就走吧?你们要不要一起去。”
徐采妹和徐平礼也知道,姚志华这么插一杠子也是看在他们创业难,为了帮他们一把,才提出请王老板吃饭。
既然这样,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也给他一个和投资方独处的机会,于是两人知趣地婉拒了饭局的邀请,将他们送到村口。
两人正要原路回养殖场,却正好遇见了徐金富朝他们走来。
“爸。”
“金富叔。”
徐金富点点头,不紧不慢地抽着烟袋,好一会儿才慢悠悠地开口:“你舅打电话问,今年过年咱们两个村还要不要一起出游。”
“好事啊,”徐平礼说,“难得两个村子能凑在一块,今年可得大办一下,做头让谁来?你和舅舅定好了么?”
“都落下这么多年了,翻找当年的记录也麻烦,咱们村就咱们家吧,其他人要是有想当的也行。姚村那边的,就他那边自己定。”徐金富说,“只不过如果是这样,就得把你哥叫回来了。”
“好,我一会儿就去镇上找他,我知道他在哪。”徐平礼笑眯眯地应着,又看向徐采妹,“采妹,你要不要把这件事也告诉平安一声?他什么时候回来?”
“二十四,上次在市里他跟我说的。”徐采妹说,“你要是要去镇上,就直接去吧,养殖场的东西我回去收拾就行。”
“腊月二十四?来得及,那不用说了——那养殖场的事就交给你收尾了,辛苦你了采妹。”徐平礼和徐采妹道了个别,便快步跑走了。
“哎。”徐金富抽着烟,摇了摇头。
“这冰释前嫌的好事,您怎么还叹气呢?”徐采妹笑着问道,“走吧,天冷了,在这村口吹风也不行,我陪您走一段,您也赶快回去吧。”
徐金富没说话,只是叼着烟袋,跟着徐采妹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