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李隆基的宏图壮志,叶法善天师深深感觉到,他已继承了太宗皇帝的雄才大略和坚韧不拔。

“突厥诸部不断迁入中原,他们大多安置在云、朔等边州,凉、甘、并、幽、蓟也有一部分。陛下在东北方向,又将如何布局?”

李隆基道:“幽蓟地区,向来是大唐最重要的军镇之一。予正在考虑,如何在幽州设置节度使,统辖幽、易、平、檀、妫、燕六州,以防契丹、奚族的入侵和降者的生变!”

“天下四征未息,战事频繁,尤其是西域和幽蓟,屡屡受到异族的侵扰。四方军事防御,对崛起中的大唐王朝来说,是重中之重!”

“原先的行军制度,缺乏机动性和灵活性,难以应对紧急的战事。河西节度使的卓有成效,让予彻底下定了要推行节度使制度的决心!”

一个强大的王朝,一个不受外敌侵扰的王朝,必然是建立在繁荣的经济基础和完善的军事制度上的。

天子致力武事,锐意革新,有了武力的保障,才能更好地实施治!

叶法善天师道:“成就一世霸业,必须攘外安内。设立节度使,是大唐军事所需,只要陛下警惕藩镇之祸就好!”

李隆基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

“攘外和安内是相辅相成的。攘外是基础,安内是目的,也是大唐万民所期盼的!”

一杯热茶入腹,叶法善天师从葵口青瓷茶缸里舀了一勺茶水,添入他的茶盏里。

“现在,陛下稳坐大位,是不是该考虑确立储君了?”叶法善天师小心翼翼地探询道。

李隆基刚刚举起那盏茶,听到师父的话,马上放了下来。

“立储乃是国本。今日来景龙观,就是想与尊师商议立储一事。”

“如此说来,陛下心中一定已经选好了储君。您有三位皇子,郯王嗣直、郢王嗣谦和陕王嗣升,中意的是哪一位呢?”

李隆基沉吟不语,过了许久才道:“郯王嗣直性格内敛,寡言少语,不善交际;陕王嗣升年纪尚小,有待培养;郢王嗣谦聪明伶俐,恭谨孝顺,最得众人喜爱,予想立他为太子!”

一泓清冽透碧的茶汤里,倒映着叶法善天师深邃的眼睛。

众所周知,郯王李嗣直为宗室长嗣,一度被当做大唐储君加以培养,朝中支持他的大臣也不少。

奈何他骊山秋狝时遭遇不测,加之母妃不受宠的缘故,无缘储君之位,正是意料中的事。

赵昭仪宠极后宫,圣眷正隆,李隆基越次立郢王李嗣谦为太子,不仅仅出于爱屋及乌的心理,也是他多番权衡之后的决定。

叶法善天师清了清嗓子,道:“据臣平时的观察,郢王相貌俊雅、天资聪颖,在三位皇子中最为出类拔萃,是立储继统的不二人选!”

高力士欢欢喜喜道:“越国公和多数宰相的想法也是一致的!”

得到尊师的支持,李隆基十分高兴,道:“力士,回宫之后,你立刻拟诏,立郢王为太子!”

“是!王皇后无出,无法树元立嫡,幸得赵昭仪培育了一位优秀的皇子!”

开元三年正月, 年仅五岁的郢王李嗣谦正式被立为大唐太子。

李隆基亲临太极宫承天门门楼,赦天下,大酺三日。

册封大典过后,李隆基诏令以卢怀慎检校吏部尚兼黄门监,与姚崇一同为相。

他们共同修订的法典在此时完成,颁布天下,被百姓称为《开元令》。

姚崇的《十事要说》,也在有声有色地实施中,无论在稳定政局、整顿吏治,还是改善财政方面,都取得了卓然成效。

“官不滥升,才不虚授,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景龙年间卖出的斜封官,终于在此时遭到彻底的裁汰。

原先朝廷重京官而轻外任,地方官都是选用年高而才疏者充任。

为了革除这一弊端,使官员出入有常均,李隆基从京官中选用有才识者到地方任都督、刺史,又从都督、刺史中选拔有政绩者任京官。

他特别重视县令的选任。

拟任的县令被召入大明宫宣政殿,由他亲自出题考试,考查他们是否通晓经国治民之道。

合格者赴任就职,不合格者淘汰放归。

李隆基还敕令罢免所有的员外、试、检校官,严格控制官吏的选举,规定今后没有战功及别敕,吏部、兵部不得注官。

大革之下,十去其九,大大改善了朝廷官吏冗多、人浮于事的现象。

开元三年二月,北疆也不断传来好消息。

阿史那默啜既破突骑施,又不能安抚西域各部落,致使十姓余部和周边异族纷纷降唐。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唐朝工科生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两晋隋唐 ...
历史 完结 177万字
丑女逆袭,神医毒妃拽又飒

丑女逆袭,神医毒妃拽又飒

小祖宗
她本是现代万人敬仰的一代名医,意外穿越成了不受宠的下堂妃。 绝情冷傲的冰山王爷为了恶心她,要纳青楼女为妃。 所有人都以为她会一哭二闹三上吊,却没想到,她坐上太妃椅把玩银针挑唇一笑: “王爷,你行吗?要我帮你吗?” 一时寒王不行传遍京城,冷面王爷气的咬牙切齿威胁她让她安分。 风一夏却丢出一张和离书,上面写着,【王爷不行,她要休夫。】 本是京城第一丑女摇身一变成了绝世神医,一手医术绝世逆天。
历史 完结 19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