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 劝架不? (第1/2页)
杨彩珠是在三天后回红星农场的,去了哪里姜齐也不知道,其他知青有问,但杨彩珠都没有正面回答,估计只有给她开介绍信的大队长知道。
但他们也不可能过去问。
南方有注意到,杨彩珠回来后,吃饭的伙食好了不少,虽然杨彩珠非常小心了,用得都是白水煮的方式,最大程度的减少味道,但南方还是注意到,她吃肉和鸡蛋的频率增加了。
之前有听老知青们提过一嘴,杨彩珠家里的条件并不怎么好,所以,她这三天是去赚钱了?
不然怎么解释她突然吃得好起来?目前上工赚的工分,可支撑不起这样的吃法。
南方尽管好奇,但也没有和其他人说,更没有去问杨彩珠。
一个农场的知青,也不可能换地方,又还是邻居,还有南方当方面认为的两人之间心照不宣的尴尬相处模式,南方觉得,自己还是不去打破目前的关系为好。
又这么安安静静地过了几天,种下的菠菜种子都发了小芽了,南方正在宿舍后面的小片自留地里看小苗儿,听到农场集合的铃铛声。
于是连忙洗了个手,往小广场走去。
没多久,除了昨晚在养鸡场值夜班的,其他人就都到齐了。
姜齐也没再等人,把叫大家集合的原因说了一下:原来大队今年冬天准备修缮大坝,需要知青这边提供人手,越多越好。
红星农场边上这条河,叫瓦瓷河,因为早年间从河里挖出不少瓦瓷碎片而得名,据说是镇上一个大户人家出了一个败家子,喜欢把把家里的瓷器扔到了河里,就听那瓷器如水的声响。
真假不得而知,反正名字是这样流传下来了。
瓦瓷河是丰水河的一小段支流,丰水河自西往东,汇入大海,支系非常丰富,同安镇这边大大小小的河流小溪还挺多。
是从来也不缺水的。
水系多了,堤坝与桥梁自然也就多了。
每年夏天,无论雨水大小,大队都会安排不少人做防汛工作。而冬天的话,则会开展堤坝桥梁的维修工作。
再好的建造工艺,也需要不断维护,才能用得长久,马路是这样,桥梁堤坝也是。
反正最近也没什么事情,南方跟着其他人一起报名了。
好笑的是,养鸡场值班表里,值班周期在这期间的人,提出要和她换工作。美其名曰堤坝保养维护工作辛苦,不想她一个女孩子太累。
南方真是连一个眼神都不想给对方,但基于形象的考虑,还是好言把对方劝走了。
“都什么人啊,自己当时投票求来的,现在倒想起你了。”林雅歌在人走后,为南方打抱不平。
南方笑着安慰了林雅歌几句,让她别放在心上,然后两人开始了明天上工的准备工作。
其实维修堤坝这项工作的工分与养鸡场夜间值班的工分差不多,如果不好好做的话,可能还少一点,但包了一顿午饭,且结束后,他们知青还能马上与大队用工分结算粮食。
而养鸡场的工分,就算养鸡场最近有些收入额,但还是无法结算的,想按大队的工分价值结算的话,仍然需要一段时间。
对于手头拮据的知青而言,并不实惠。
对于这些,南方自然是知道,可保养维护堤坝这事,他们老知青在大队这么多年,应该清楚,真的想两件事的工分都赚,那当时值班排班的时候,就要自己争取,排一个与这个时间点错开的排班。
而不是现在找她来做那个冤大头。
尽管她目前对于去哪里工作,其实都无所谓,但她并不会任人欺负,让人觉得她好拿捏。
人际关系本来不就是:你进一步,我退一步;你退一步,我进一步。当你退得多了,别人就会忘记自己也要退了,只认为前进是理所当然的。
这样挺好,知青嘛,有些脾气、有些自己的态度,才是知青不是么?
……
第二天一早,南方完成了凌晨时分的修炼后,农场里的知青们也都起来了。
林雅歌见南方回来,朝南方比了个大拇指:“南方,你精力可真好,都要去上工了,还去跑步。”
每天都那么早起床,林雅歌作为同一个宿舍的,时间久了自然也知道,南方对她的解释是:身体不好,每天小跑快走,强身健体。
对于南方的说辞,林雅歌没有怀疑,当初南方下乡的档案里,就有关于体弱的医院证明,他们是同一批知青,在同安镇知青办办理手续的时候,那工作人员还专门问过南方,林雅歌也就知道了。
吃完早饭,带上水壶、毛巾还有劳保手套,一群知青,就浩浩荡荡地往堤坝走去。
大队这次要维护的是队里的三号堤坝。
这座堤坝离农场有些距离,过去需要一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