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湘中现状 (第1/2页)
有些小说里,主角靠一手好厨艺,或者是经商天才,靠倒卖电子产品赚了第一桶金。
真正经历过那个时代的0后都知道,那是异想天开,根本不符合实际。
那时候内地非常穷,连温饱都没有解决,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餐肉,哪个有钱去上馆子,买电子产品啊!
九十年代的内地,根本就不具备商业土壤。
正是这个客观事实,王学礼没有选择做服务业和消费者业务。
他有超前的眼光,他知道,国家为了振兴经济,大力投资基础建设,热钱流入的地方,才是最好赚钱的地方。
于是他第一家投资的企业是同华机械设备厂,企业名字与产品不符,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三款产品都是他的原创,没有竞争对手,又质量上乘,所以一经上市就充满竞争活力。
在慢慢打开市场后,与客户熟了,他就顺势创建了同华建工。
这是顺势而为,所以同华建工也发展得不错,现如今已有三个项目同时开工,一千多人的规模。
因此,实际上在县城开发区的同华投资集团,只有同华机械设备厂和总部不多的办公人员,加在一起只有八百多人。
同华机械设备厂虽然经过了三年时间的高速发展,但因为自身扩张了两个分厂的原因,总厂的规模并不大,只有六栋两千平米的厂房,后勤生活设施也只建造了一栋十二层的总部办公大厦,与一栋面积达一千多平米的大型食堂。
目前连员工的宿舍楼都没有建造,工人们还住在临时制造的住人集装箱里面,一个集装箱住十个人,条件非常艰苦。
这也是为什么向滨海每天下班回农村老家的原因,因为公司条件太差了。
当然,九十年代的人,要求也不高,工人们非常乐观,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干劲。
任何事都怕比,一比优越感就出来了。
就说公司免费给工人们发的工作服,用的是当时非常高档的卡叽布,既牢固又顺溜。
而且王学礼亲自操刀设计,用的是21世纪的极简主义潮流风格,简约而不简单,非常的美观,特别是女员工服的束腰设计,凸显了女性S形的妙曼身材,在九十年代,绝对是辣眼睛。
还有员工胸口的工牌,用的是高档镀铬工艺,也是独树一帜,要多奢华就有多奢华!
超前的设计,高档面料,加上精良的做工,穿出去那是倍而有面子。
所以员工们下班后到县城去玩,依然穿着工作服,这已经成为了同华员工的独特标志。
九十年代的湘中,化娱乐活动非常贫乏,只有化局旗下的电影院,录像厅,台球场,溜冰场和舞厅这几个地方可玩,而且都挤在工农坪这块小小的地方。
因此商贩们都选择来这里摆摊。
那时候吃的东西也很少,只有打爆米花的,卖鸡呷糖的,偶尔有做糖人的。
可怜的80后小孩,想吃上爆米花和鸡呷糖,还要哭闹老半天,可能还要赚上一顿打。
哪像现在的小孩,还挑食,要父母哄着吃。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同华员工这么有钱,干么不去开发区摆摊呢?
这得从开发区的独特地形说起。
王学礼是重生者,也是一个农民企业家,他最痛恨的是,城市开发和工业区侵占了大量宝贵的农田。
农是根本。
可能很多人不了解这其中的含义。
农业确实不赚钱,远远比不上工业,但农业能养活人。
如果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我们还能买到外国廉价的农产品吗?
去做梦吧!
在战争年代,最不值钱的就是钱,粮食才是硬通货。
所以农业的地位是任何产业也无法比的。
城市开发与工业区就非得占宝贵的农田吗?
王学礼就不这么认为。
可以向山区要地,向旱土要地。
因此王学礼把工厂建在了县城旁边的黄土山丘上。
那里原来是县茶叶公司的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