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火枪
舅甥乐呵了好一会儿,继续说正题。
王荣问朱慎锥打算开春后具体什么时候出发,是否已有准备。
朱慎锥告诉他现在只是有这么一个念头,这不是和他商量着么?而且要去蒙古还得过关口,这条路朱慎锥从来没有走过,还得王荣帮忙。
“这事不急,荣我好好琢磨琢磨,这可不是小事,得安排妥当才行。”王荣想了想点头道。
“那就拜托舅舅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个就别提了。”王荣爽快一摆手,接着又道:“另外你一个人去肯定不行,到时候在村里多挑几個跟着也放心。”
朱慎锥原本就是这个意思,王家村的人都是自己人,他要去草原自然是不可能单独去的,再怎么着也得带些人。
说完了草原的事,舅甥两人就聊起了这次的正事。
朱慎锥来之前,王荣这边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了,就等着朱慎锥过来了。
而且今年的冬天来的又特别早,等再过一个多月真正的天气变了,一场大雪下来后,这路就更难走了。
所以早一日出行多一分把握,朱慎锥也不想这个事拖的太久,商议之后两人决定第二天就出发,今日在王家村歇息一晚,明天凌晨启程。
商议完,王荣起身去通知人做出发准备,朱慎锥也去了村里的铁匠铺。
王家村是的人大多是军户之后,但王家村里同样也有匠户。
村里铁匠铺的赵大就是个匠户,除去赵大外,还有两户也是。
按理说,匠户应该是专门管理的,不过由于王家村这边比较特殊,这三家匠户早就和这里的军户一样和普通村民没什么区别了,时间久了,都成了自己人。
顺着叮叮当当的声音走去,到了村子的西边角,这里就是赵大的铁匠铺了。
铁匠赵大正带着自己的儿子石头正在忙活着,赵大三十来岁的年龄,身材粗壮有力,他的儿子赵石头也就十五六的年龄,容貌和赵大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般,同样也是一副结实敦厚的身材。
“赵叔,忙活着呢?”
“哎呦,是六爷您来了!”听到声音正在打铁的赵大抬头一看,瞧见是朱慎锥顿时笑容满面,连忙放下手里的活就请朱慎锥坐。
赵石头站在一旁咧嘴冲着朱慎锥傻笑着,赵大瞧自家小子这么没眼力劲,气得一脚就踹了过去,嘴里骂道:“傻小子还杵着干嘛?还不去给六爷端碗茶来?”
赵石头这才回过神,皮厚肉粗的他倒也不在意自己爹那么一脚,乐呵呵地就跑去里面取了壶茶和碗出来。
端上碗,倒了茶,赵石头乐呵呵地说了一声:“六哥请用茶。”
瞧着赵石头憨厚的模样,朱慎锥道了声谢,端起茶喝了一口,虽然是粗茶,他却丝毫不在意。
放下茶碗,朱慎锥也不绕圈子,直截了当问赵大上次让他做的东西怎么样了。
赵大自然是知道朱慎锥来干嘛的,当即笑着点头说已经做成了。
一抹喜色从朱慎锥脸上掠过,朱慎锥起身连忙问东西在哪里,赵大请朱慎锥进屋说话,朱慎锥跟着赵大进了铁匠铺边上的屋子,这里就是赵大的家。
进了屋,说了声稍等,赵大去里屋取东西,片刻后他捧着油纸包着的事物走了出来。
“六爷,东西成了,您先瞧瞧是否合适,如不满意俺再想法子改改。”把东西放下,赵大站在一旁垂手道。
“好!我先看看。”朱慎锥点点头,伸手取过油纸包,这个油纸包颇有分量,他慢慢打开,很快就露出了里面的一件东西。
这是一把火枪,同明军现在装备的自生火铳有着极大不同,更和常用的三眼铳相比小巧的多。
这把短火枪长度约三十五厘米左右,枪管和主体均为为锻铁打造,做工极为精良。
火枪的火门从顶部移到了右侧,加装了火药池、照门和准星,枪把是胡桃木所制,大小适中,握在手中极其舒适。
这把火枪点火装置是火绳,倒不是不想用燧发,而是朱慎锥他们之前试验过燧发,发现燧发的打火成功率忒低。
用燧发点火,成功率几乎不到一半,如果在紧要时刻,这样的成功率就等于是找死,朱慎锥可不想因为危急关头打不着火的缘故,原本能够胜券在握的优势变成劣势,要知道电光火石之间,半个呼吸就能决定谁生谁死。
拿起火枪,握在手里掂了掂,虽然比预想中的要稍重些,但问题不大。
朱慎锥仔细看着枪管,尤其是枪管的管壁。
火枪的优劣这枪管非常重要,何况现在这个时代的冶金工艺落后,要像后世那样用无缝钢管来做枪管是根本不可能的。
现在别说什么无缝钢管了,就连用精钢来做枪管都不可能。最初的火枪枪管是用的青铜,后来才改成锻铁,所谓的锻铁也就是熟铁。
大明的匠户制度在制定初期曾经发挥了重大作用,而随着大明建国已久,原本的制度已和最初不同了。
再加上大明如今重轻武,对于军备早就不像以前那么看重,而且军中吃空饷情况比比皆是,朝廷负责军械的军器局和兵仗局又由工部管辖,就连保管军械的戊字和广积也归于工部。
贵武贱,朝廷的那些大头巾对军事大多一窍不通,更对于军械要求可有可无,再加上上下贪腐严重,上面的拨款到了下面漂没早就成了常例,工部的匠户们平日里连饭都吃不饱,谁还会认认真真去做事?自然大明的军械尤其是火器质量实在堪忧。
大明火器质量不行,这并不代表大明的工匠能力就不行,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就像赵大这样的匠户都是祖传的手艺,只要认真起来,做出来的东西质量绝对是一流的。
仔细看着枪管,朱慎锥并没在管壁上发现有任何孔洞的迹象,而且枪管锻造的非常结实,粗细均匀,在阳光下散发着金属的光泽,让朱慎锥极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