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M3改 (第2/3页)
没办法,沿用斯登冲锋枪的思路搞出了这么个形似注油器的东西。
看似简单,但在细节上还是蛮麻烦的。
单说为了枪机不来回转来转去,光是复进簧和复进导杆就用了两条。
而且不管是枪机开孔还是复进簧,都必须做得一头大一头小。
单就这,朱涵就绝对接受不了。
干脆直接像麦道森那样,枪机两边各开一个引导槽,冲压两边机匣的时候留出来两个引导杆就得了,省工省料。
都说冲、铆、焊是降低成本的三大法宝,但前提是得有啊。
3冲锋枪的制作简单,就是因为它采用了大量的焊接技术。
米国自打参战开始,那些什么造汽车的工厂、造建材的工厂、造家具的工厂,只要能进行金属加工的全都投入了进来。
电厂、焊机全是现成的。
反正受经济萧条影响,这些工厂一个个的离死就差一口气,有订单还不玩命干?
但八路现在的电力无法满足那么多电弧焊同时工作啊,所以只能另寻他法。
所以说3这枪如果是别的国家来造,绝不可能做到米国这么低的成本——虽然也不是很便宜。
“那既然枪管尾部都加工成方的了,为什么不把整体全弄成方的?还省的搞引导槽了。”
“刚开始我也问了这个问题。”赵思哲直接替朱涵回答了,“你觉着匍匐前进时,是握着圆筒舒服还是四方柱舒服?”
“圆筒。”
“那你觉得冲压一个弧面容易,还是直角容易。”
王旅长想了想,说:“应该是弧面。”
“最后,机匣是承受最大压力的地方,如果切面是一个圆,能平均承受压力,而方形的话,承受压力最大的就是角上那一个点。”
“反过来也一样,圆形的受到外部磕碰也是最不容易损坏的,既不用太好的钢,又保证了强度,算是一举两得。”
朱涵摇头叹了口气:
“可以说这么做完全是出于无奈。”
“为了降低难度,我甚至取消了原本3上的上膛拉柄,只在枪机上留了前后两个小坑。”
嗯,这可不是他的功劳,是人家k2型自己取消的。
但抢米国人的功劳,朱涵可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因为这个冲锋枪是开膛待击的,所以子弹没上膛时,能露出两个坑。”
“如果子弹上膛了,只能露出一个坑,配合上防尘盖凸出来的两个小钮,就成了简化版的保险。”
“这么做的坏处是想要上膛,只能靠战士用手指伸到坑里往后拉动枪机。”
“好处是不管是平时保管,还是战时需要临时上保险,只要防尘盖扣上,小钮就能卡住枪机,保证不会走火,能大大降低训练成本。”
王旅长也看出了其中的一点道道,赶紧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那咱这款冲锋枪的成本呢?”
“20美元左右吧。”
“这样啊……”
这样的回答有些出乎王旅长的意料。
毕竟在他看来,只要朱涵亲自操刀的,绝对会展现朱氏算法的神奇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