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低声说道:“泾阳院的学子写出这些章已经犯了读人的大忌了,再者事涉土地,甚至还有人说工业力量可以改天换地,改天换地这种说法太过无道了。”
李正是答应了让院的孩子参加这一次的科举,可谁能想到这些孩子一个都不能用。
做官?那些孩子写出这种章能用吗?
光是这种章就足够让人口诛笔伐了。
李世民低声说道:‘这些章还有哪些官吏看到了?’
房玄龄开口说道:“审阅答卷,中省三十多名考官都看到了。”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李正到底给泾阳的孩子教了什么”
看李世民恼怒的神情,房玄龄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按照约定李正确实是让院的孩子来参加科举了,但朝中不录用是朝中的事情,难怪李正会说这些孩子不适合参加科举。
这些孩子在泾阳所学的知识,和中原其他地方根本不一样。
有点标新立异?
李世民开口说道:“如果这些孩子收录朝中会怎么样?”
房玄龄低声说道:“审阅卷子的考官这么多,这件事瞒不住,如果录用了朝臣们也不会答应的。”
心中越发不痛快,李世民又说道:“给李正的十个吏派过去了吗?”
房玄龄回话道:“开考的时候已经派过去了,现在应该在泾阳了。”
李世民灌下一口茶水,这个哑巴亏是咽下了。
房玄龄又说道:“要不是这一次科举,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里李正的院教的是什么,如此大的忌讳怕是泾阳的学子为读人所不容,如果这样的学子越来越多,怕是以后会出乱子。”
会不会出乱子还两说,毕竟泾阳只有这么一个院。
大多数的读人看的还是六典五经等儒学籍。
李世民说道:“那朕接下来要如何?”
房玄龄躬身说道:“泾阳学子的章肯定会在读人中传播,会有很多的声音出来,这个时候陛下应该做出表率。”
“什么表率。”
李世民的神情凝重。
房玄龄低声说道:“以后泾阳的学子,朝中绝不录用,这样那些孩子便不能做官,大家互不冒犯,不论泾阳学子学的是什么都不能影响其他读人晋升,自然就对读人没有威胁,读人的声音也能平息不少。”
李世民苦笑道:“李正不再乎骂名,为读人所不容的事情,李正以前就做得太多了。”
房玄龄行礼道:“臣就先告退了。”
李世民点头,示意他可以离开。
走到殿外,房玄龄心中思量着,泾阳的孩子是这般,那么李正呢?或许从一开始李正就抱着这种理念。
当初看不懂李正,也看不透李正。
现在房玄龄心中有些明白,李正的心里一直藏着的是什么。
而且李正心中所藏的东西非常危险。
忧心又有些无奈。
房玄龄甚至感觉自己老了。
泾阳
朝中派来的十个吏,上官仪很快着手安排。
现在的泾阳地盘这么大,已经不是一个小小的县丞府衙可以负担的。
光是上官仪一个人就忙得脚不沾地。
现如今多了十个吏来办事,上官仪也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
来到李正的面前,上官仪说道:“长安令都安排好了,三个做主簿,三个典史,四个录事。”
泾阳是个大县,而且比关中任何一个县都要大。
从来没见过一个县和人家一个郡一样大。
泾阳的县丞府衙人手也不一样,人家县丞府衙只有一个史,一个主簿和录事,泾阳则有好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