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大旱,连续多少天从春末到夏秋,一滴雨也不落。牛河里的水干了以后,河床上裂出一道道深沟,一片死鱼的骷髅。所有的植物都枯焦了,轩辕种的谷和这里的谷一样,在烈日中萎靡不振地枯黄,几乎不要点火就能烧起来。
女魃焦躁,问巫男大公:“已经连续两季大旱,这一季又是这样,到了秋天一定颗粒无收。没有雨,不仅谷不长,兽都迁徙。老天不给人活路了,大巫,怎么办?”
巫男回答:“祈雨呀,龙神会保佑我们的。”
女魃说:“我那里兹喾已经在祭祀着了,祈祷我们的女神。风从云,龙从雨,但愿你们的生命之神能来给我们降雨。”
巫男自信满满:“会的,心诚则灵。”
还向女魃讲述轩辕出生时的故事,轩辕部落的人也自信满满:“是啊,龙神一直是保佑着我们的。”
巫男就在自己创立的龙神堂前,没日没夜地祭祀,部落人也都来参加。看女魃氏竟然也有人来,夸父说:“你们信仰的是女神,怎么也来祭我们的龙神?”
应龙幽默道:“大概是病急乱投医吧。”
嫘祖说:“有龙就会有雨,我们也开始相信祭龙了,是不是受你们的影响啊?”
伶伦还让夸父看自己脖子上挂的玉佩,说:“你看,这是我让兹喾做的玉龙。”
夸父看了,说:“有一点像猪。”
可是,连续多少天的祭祀,天依旧那样的干旱,雨没有,龙也没有。渐渐地,人们连喝的水都不够了,采集的路走出去好多天,也望不见什么地方有郁郁葱葱。真正的赤地千里,到处听到女人和老人的哭声,死人的事不断生。
巫男大公日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顶着酷热的日光,长时间静静地端坐着虔诚祈祷。一天是这样,两天也是这样,求救于龙,寄希望于这个伟大的神。但是,没有雨,龙依旧不见。因为是祈求天帝的神圣事业,没有人会去叫他离开,叫他,他也不会走。晚上虽然没有日的照射,同样是一片酷热,他一样端端正正地坐着。不知道是第几天了,人们不放心,一起拥到祭场。看巫男大公突然站起,伸开两臂,像要拥抱苍穹,嘴里长长地呼叫一声:“日,你要晒死人吗!龙,轩辕氏的祖先神,你在哪里?”
就以那样的身姿屹立着,一动不动。
走过去一看,他已经死了。现场一片沉寂,有人想拿开手中的拐棍,现他仍紧紧地握着。枝干上挂着的一件件法器,似乎也在垂头致哀。
红山化学术研究会论证,牛河梁晚期的大灾之一当为干旱。在遗址第2号墓女性尸骨旁,现的一件随葬品,大型勾云形玉器。专家们做了两种解释,一种是基于人们对猛禽的崇拜,勾云形玉器是猛禽的肖像。另一种解释是,勾云形玉器的形体来源于天上的云,是云形象的摹写。云代表着雨,有云就会有雨。甚至还有学者根据“黄帝授命有云瑞”,认为这一造型与黄帝有关。
《考古中国》考据,这种玉器和伶伦脖子上挂的玉龙,都是祈雨的象征。
这一次大旱,使轩辕氏失去了他们最尊敬的核心人物,因为巫男是为了所有人献身的,女魃氏也参加了葬礼。整个氏族联盟以最高的规格,埋葬了这个伟大的巫师。她们采用了本地的习俗,用石板做棺,考古学家称之为积石冢。轩辕氏每一个人都去遥远的河谷里,背来石头放在冢上。巫师兹喾在积石冢里,把他的尸体摆成两腿相交的造型,一边说着祈祷词:“尊敬的巫男大公,你去与天帝交融,求神灵赐给我们雨,赐给我们生命。”
这就是牛河梁号墓。
几千年以后的今天,考古学家掘出了他的尸骸,并且还能够准确地考证出他的身份是领兼巫师。兹喾摆放他的尸体,意在让他与天地神灵交融,却给今天的人们一个历史和现代的交融。轩辕氏把他的法器陪葬,地下几千年早已经腐烂,兹喾制作的七件陪葬玉器,现收藏在牛河梁博物馆。
巫男的死恐惧着每一个人,牛河梁一片死寂。夸父说:“不能让巫男大公白白地死去,我要去逐龙,让它给我们布云施雨。伶伦,你支持我这样做吗?”
伶伦说:“好样的,夸父!人就是要有一点精神,哪怕失败了又如何?巫男就是这样的人,他虽死犹生。”
听了伶伦的话,夸父充满了信念:“我要让你看到我的精神。”记得雨后龙飞去的方向,就沿着追了下去。
他背着弓箭,拿着石刀,带着狗,还有一些干粮。有时会碰上吃人的兽,他有力气,又有武器,每一次都和狗共同打败了对方。不知道过去了多少时间,就是没有看见龙,他依然斗志昂扬。碰到山,就爬最高顶上瞭望,遇见河,就到河里挖潮湿的土漉水喝。路上没有青枝绿叶,到处都是干旱。
这一天早上,望见远处有一片沼泽地,有沼泽的地方四周都荒野无人。他没考虑什么,照常向前走,突然沼泽中飞起了许多条龙,不是朝自己居住方向,而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夸父大喜,绕过沼泽奋力追下去,前面又是一个沼泽,龙停下来一会又向前飞,他就继续追逐。一开始,狗现了龙都会汪汪的叫,夸父以为是狗惊动的它们,再后来就不让狗叫。这样一次一次的一路几次停顿,不知追了多远,他怀疑是不是龙飞累了,需要歇一歇。或者是龙和自己一样,口渴了,停下来是为了喝水。
终于追到一个大沼泽,它们不再飞行。
这个沼泽太大,大得无边无际,几乎一眼望不到边。特点是这个沼泽里的水比之前几个要多,看来龙是来找水的,因为这里已经聚集了许多的龙,还有从各个方向不断飞来。沼泽不好隐蔽,他想近距离看一看这个神灵,就悄悄地躲在一个树林里。他看到了,龙竟然还没有自己的身材长,体型也没有自己胖。短腿,短爪,短角,宽厚突出的鼻翼,鱼那样的鳞甲和鳍。它的翅膀就是左右张开的两片鳍,薄如一层皮,大如鸟翼。表面有和身体上一样的鳞甲,不飞时,鳍收缩紧贴在身和鳞甲浑然一体。
他没有看到不长这种翼翅的龙。
希腊中,翼龙的意思是“有翼的蜥蜴”。在夸父眼里,龙才是有翼的蜥蜴。
再看这一片沼泽,也一样的干涸,水浅了许多,大部分是烂泥。这许多的龙,有的潜在浅水中,有的爬出沼泽晒太阳,各具身姿。崇高的敬畏感,使他诚惶诚恐不敢惊动,学着巫男祭祀的模样,匍匐在地虔诚祈祷。这是他此行的目的,祈祷龙飞去牛河梁,解救那里的干旱,保佑人们的生活。但龙似乎都不理睬他,依旧懒洋洋的在沼泽里打滚,不去牛河梁。
这就是龙的栖息地,传说中“龙潜于大泽”“大泽龙蛇”。既不是河里,也不是海里。
《考古中国》确认,龙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至今流传下来形形色色龙的图画或者造形,不是虚构,是先民们亲目所睹。它是一个两栖动物,特性是能够感应雨的来临,就振鳍摆尾上天,栉风沐雨。没有雨,它就不会上天。《说》说:“龙,鳞虫之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不是事实!时人都误以为它能够带来风雨,是一个吉祥物,赋予神的化身。特别是在它灭绝了以后,因为怀念而以各种方式流传,传得越来越神越夸大。
“龙是因为天要下雨,它就上天的呢,还是因为它上了天,天就下雨的呢?”
夸父不明白。
但,他为自己能够追逐到了龙而高兴。
(本章完)